第216章 南方来了个太阳(1 / 2)
第216章南方来了个太阳
从二月份老朱到南京,他就正式宣布自己下凡临世,不再遮遮掩掩。
如此消息迅速传播出去,很快扩散到了整个南方。
不过北京那边道路遥远,加上北方起义不断,大大小小的流寇肆掠,治安很差,因此消息倒是送得慢。
但南京还是有不少官员偷偷私底下给崇祯上奏折,加上老朱不加掩饰,一些退休官员、锦衣卫、东厂探子,自然要把消息传递出去。
等到三月底的时候,在北京紫禁城的崇祯终于确定了一件事——应天南京城的确出现了一个自称明太祖朱元璋的人。
而且这个所谓的明太祖朱元璋还得到了大量南方官员的拥戴,堂而皇之地坐在南京城中对外发号施令。
那一瞬间,崇祯都快疯了。
因为最早关于这个明太祖朱元璋的消息出现在湖广,有一些官员暗中密奏,通过内阁把奏折送到他的桌案上,说有这么个人出现。
然后就是其它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有说徐达来了,有说汤和来了,甚至还有说蓝玉的。
但吕大器和左良玉以及湖广大部分幸存的主要高级官员拥有直达天听的能力,直接写奏折告知崇祯,说已经把假冒太祖的人消灭掉了。
之后崇祯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因为孙传庭打败了李自成,吕大器和左良玉消灭了张献忠而感到非常高兴。
结果短短几个月后,四川那边也有奇奇怪怪的消息传来,让当时的崇祯很是纳闷。
不过那时他也没放在心上。
主要是大明已经出现混乱的局面,到处起义频繁,各种杂七杂八的消息送往朝廷。加之受流寇、道路、驿站裁撤等等影响,消息不仅杂,而且乱。
什么乱七八糟的消息都有,甚至还有几百号人冲了偏远地方县衙,然后自立为帝的事情,有些奇奇怪怪的小道消息也很正常。
但因为涉及到太祖爷,崇祯还是给四川巡抚陈士奇发了诏书询问了一番,陈士奇等人回信说没有的事,都是流言蜚语。
后来包括孙传庭、吕大器、李乾德等人也纷纷上书,表示“太祖爷”是假消息,因而当时崇祯也就继续没有在意。
直到如今南京又出现了明太祖。
南京跟地方不同,明末地方锦衣卫势力大幅度衰退,监察消息的能力被严重削弱,所以地方上的监察力量严重不足。
可南京作为二京之一,不仅有镇守太监,提督南京。同时还有南京锦衣卫指挥使,负责南京的稽查抓捕工作。
如郑芝龙的三弟登州副总兵郑芝凤在大明亡国之后,从山东跑到南京拥立福王,就被福王任命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因而当地锦衣卫势力虽大不如前,且会听从韩赞周等人的调遣,但依旧存在,能够直达天听,用锦衣卫的方式给崇祯上密奏。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才意识到,近几个月来关于明太祖下凡的消息或许都是真的。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人已经称霸了整个南方。
在确定了这个消息的属实性之后,崇祯没有因为太祖下凡而感到高兴,而是深深的悲凉与愤怒。
愤怒的是一个假冒的太祖,竟骗得南方官员团团转。
悲凉的是。
南方无数官员归附。
甚至根据孙传庭等人的奏报来看。
这就意味着包括孙传庭、吕大器、陈士奇、李乾德等南方诸多督师、督宪、巡抚封疆大吏,全都倒戈。
为此崇祯在得到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是不敢置信。
等到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确定消息属实后,他便在乾清宫内大发雷霆,杀了南方那些归附朱元璋的臣子心都有。
本想砸一些东西,但看着身上龙袍都缝缝补补,最终也只能撕了几张奏折泄愤。
“都是奸臣,都是逆臣。这帮贼子,欺朕太甚。”
崇祯怒火中烧,把奏折纸张撕了往前一扔,扔得漫天都是,落到了跪在
陈演缩了缩脑袋,看到崇祯大口喘气,怒不可遏,便忙出声劝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息怒”
崇祯双目圆睁怒气冲冲地看着他道:“一个假冒的太祖,他们便纷纷归附,全都是叛国逆贼,还让朕息怒”
蒋德璟也忙道:“陛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出对策。”
“那你们说说,该如何是好”
崇祯一屁股坐回书桌后,竖起眉头盯着他们。
二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他俩是崇祯末期的宠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会迎合上意,出一些崇祯想要的主意以此讨崇祯欢心。
但要说能拿出什么正经主意,大明江山也不会灭亡。
事实上历史上崇祯十六年末,李自成攻下陕西,攻打山西,顺天巡抚杨鹗建议撤回驻守宁远的吴三桂入守山海关,策应京师。
崇祯认为有理,陈演认为不可,就拿出各种理论劝崇祯。导致这件事一拖再拖,延误战机。
结果李自成攻破山西,崇祯在崇祯十七年一月大怒把陈演罢官。
所以历史上这个时候陈演已经罢官了,甚至这个时候本应该都被李自成给抓住,最后送了很多银钱保命,结果还是没把命保住。
然而现在由于李自成没有攻破陕西,甚至还被小朱棣撵着到处跑,算是间接救了陈演的职业生涯和他的小命。
不过陈演和魏藻德纯粹奉迎上意升官,自然没什么水平,于是只能说道:“臣以为,陛下若想发兵讨贼,如今国库已经没钱,也没有兵马可派。但却可以策动南方官员和兵马,让他们拨乱反正。”
“是的。”
魏藻德听到陈演的话,立即说道:“南方诸多官员都是听信谣言所致,人云亦云,三人成虎。很多人归附那所谓太祖,也是因他自称太祖。这无疑说明他们是忠诚于大明,只是那人号称大明太祖,让一些大员信奉,于是在这些人的带领下,南方诸官便皆以为如此。现在陛下下旨,痛斥这等虚假之事,勒令他们即刻处死叛贼,则南方便能传檄而定。”
“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