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北京来旨(2 / 2)
李自成谈不上心腹大患,可放任这样的流寇在腹地作乱,老朱也不会安心北上前往北京。
因此他必须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让南方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从容北上。
过了一会儿朱云峰从电讯处出来,说道:“老祖宗,已经吩咐好了,老四那边已经立了军令状,一个月内就把李自成人头送过来。”
“看来是李自成一味逃跑,让老四生气了。”
朱元璋倒是没在意军不军令状的事情,只是笑了笑道:“这也算是件好事,老四现在仗着火器之威,有些横冲直撞目中无人,也该让他把以前学的兵法好好实战实战。”
“陛下,陛下。”
正在这个时候,史可法、马士英、韩赞周、张慎言等人匆忙跑进来。
他们目前有的担任南京内阁学士,有的担任六部尚书,从老朱坐镇南京开始,南京内阁与南京六部尚书就开始运转,从原来没有权力变成有了权力。
虽然由于老朱的存在,他们还是没什么太大的实权。但跟以前比已经好了太多,每天都在协助老朱处理各地事情。
平时基本上没有重要的事情都不敢打扰老朱,现在急匆匆进来,必然有大事发生。
“怎么了这般慌慌张张”
老朱皱起眉头道。
众人对视一眼,还是韩赞周大起胆子,小心翼翼到殿前跪下说道:“回禀陛下,北北京万岁爷下了圣旨,让我等.”
“一口气说完。”
老朱不悦道。
“让我等密谋将陛下除去.”
韩赞周说完之后,额头便冷汗直冒,说道:“万岁爷当是受了奸人蒙蔽,以为太祖陛下是假冒,所以才如此这般,请陛下莫要责怪。”
“哦”
老朱环视一圈道:“你们都接到了密旨”
“是”
大家也都如鹌鹑般答道。
如果不是大家都收到了密旨,又怎么可能敢过来跟老朱说
很简单的道理,要是崇祯只给一个人下圣旨,出于对崇祯的忠心,那个人肯定藏起来,当作不知道。
但大家都有,一旦他们不互相问问,都选择缄默其口,只要有一个人向老朱汇报这事,那么就说明他们只忠心崇祯而不忠心大明太祖爷。
这不是作死是啥
所以在收到圣旨后,众人互相试探了好一会儿,都确定大家都有,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只能向老朱说了。
韩赞周跪在地上继续道:“太祖爷,奴婢已经将给我送密旨的人抓起来了,是东厂的番子。”
“我也抓起来了,是锦衣卫的人。”
“我等见事关重大,不敢隐瞒。只是万岁爷必然是受奸臣蒙蔽所致,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依我之见,必定是周延儒、陈演等老贼进了谗言。”
“听说周延儒两个月前就因为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而被万岁爷赐死。”
“.”
几个人都感觉有些神志不清了,都跪在那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实在是这件事太大了。
末代皇帝要派人抓开国皇帝,可他们又得忠诚于崇祯,那肯定是不敢把责任往崇祯身上推,就只能往阁臣身上拦。
为了给崇祯开脱,也实在是为难了他们。
不过好在老朱倒是没生气,毕竟他本来就打算废掉这厮。
崇祯真就是占了个“宵衣旰食”的努力以及“自缢殉国”的骨气,不然以他的骚操作,老朱都想砍了他。
现在听到崇祯下密旨让他们把自己除掉,老朱真不怎么生气,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还得下旨求官员回头,真是差劲。
“好了。”
老朱摇摇头道:“你们给他回个奏折,告诉他朕的事情。史可法。”
“臣在。”
史可法忙不迭站出来。
“你去拟个圣旨,给朱由检送回去,告诉他,现在来南京觐见朕,在朕面前认个错,朕还能高看他一眼。看在他自缢殉国不失了风骨,朕让他安心当个太平王爷享乐一生。但若是等朕打到北京去,那便囚禁凤阳到死吧。”
老朱淡淡地说道。
朱由检一生确实勤勤恳恳,为国家操劳,也自缢殉国,没有丢了大明的骨气。
可这改变不了他能力不行,没有明君扭转乾坤的本事,甚至还各种乱七八糟的操作导致大明国力持续不断衰退,最终让大明灭亡的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灭亡崇祯至少得占50%的责任。
如果学他哥哥那样干脆把权力交给太监,任由太监们贪腐、拷打权贵银两,索取大量贿赂上供给皇帝,说不准这江山还能维持下去。
现在大明江山破败成这样,与崇祯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疑心病重又没什么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战略能力有很大关系。
所以老朱肯定是要废了他。
不过要是现在崇祯马上南下过来忏悔认错,看在他自缢的骨气上,还是可以稍微宽容一点。
要是还不知死活,那即便是子孙后代,也只能圈禁凤阳到死了。
众人互相对视,都松了口气。
唯独史可法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额头和后背冷汗簌簌地落。
说到底崇祯再差劲也是他的君王,虽然老朱也是他的君王,可在这个年代拟这种圣旨,着实有点不忠不义了。
就怕被人戳脊梁骨啊。
但老朱的话他也不敢不听,只能磕头道:“臣遵旨。”
“退下吧。”
“是。”
众人长舒了一口气,退出乾清宫。
老朱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仿佛被一头猛虎盯着,实在是心惊胆战。
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等乾清宫大门彻底没人,只剩下远处碧蓝的天空,老朱眯起眼睛,似乎是与朱云峰季赫说话,又似乎是自言自语,轻声说道。
“希望那小子识时务一点,可别真让我这个老祖宗带人杀去北京。开国皇帝夺了子孙后人的江山,听着有些悲凉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