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战后救危(1 / 2)
朱瞻基、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抓住战机,率领明军乘胜追击。瓦剌军队节节败退,最终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此役,明军大获全胜,沉重打击了瓦剌部落的嚣张气焰,扞卫了大明的边疆安全。
凯旋而归的明军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朱棣对朱高炽和张嫣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朱瞻基、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深感欣慰。经此一役,大明的国威更加远扬,百姓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而张嫣、朱高炽、朱瞻基等人在这场战争中的付出与努力
大明军队与瓦剌部落的这场激战,虽以胜利告终,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场上,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受伤的士兵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被抬下前线。营帐内,哀号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痛苦的呻吟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前线的医疗资源本就有限,此刻更是捉襟见肘,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大夫们忙得脚不沾地,药品也即将告罄,情况万分危急。
张嫣得知前线的艰难处境后,心急如焚。她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将士们的生死存亡,容不得丝毫耽搁。当下,她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解决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上。
张嫣所创办的青霉素工厂,此刻成为了拯救将士生命的关键所在。她火速赶到工厂,亲自指挥生产。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她的鼓舞下,日夜不停地忙碌着。张嫣穿梭在各个生产车间,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生产环节。从青霉素的原料调配、发酵培养,到最终的提炼结晶,她都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一瓶青霉素都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同时,她也没有忽视其他重要医疗物资的生产。酒精,作为消毒的必备品,其生产同样被提上了紧迫日程。张嫣督促工人们加快蒸馏提纯的速度,确保源源不断的酒精供应前线。纱布的生产也在紧张进行,工人们熟练地纺织、裁剪、消毒,一匹匹洁白的纱布整齐地码放,等待运往战场。而缝合伤口必不可少的羊肠线,也在有序制作中。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处理羊肠,经过多道精细工序,将其制成坚韧而又可吸收的羊肠线。
在张嫣的全力推动下,青霉素工厂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了大量的青霉素、酒精、纱布和羊肠线。这些救命物资被迅速装上马车,在专人的护送下,日夜兼程运往战场。
随着这批关键医疗物资的抵达,前线的救治工作终于有了转机。医生和大夫们如获至宝,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青霉素的使用,对伤口感染起到了神奇的抑制作用。在此之前,许多受伤的士兵由于伤口感染,生命垂危,即便大夫们竭尽全力,也难以挽回他们的生命。但如今,在青霉素的治疗下,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士兵们的病情逐渐好转。
酒精被用于伤口的消毒,大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纱布则轻柔地包裹着士兵们的伤口,防止二次感染,为伤口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羊肠线在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夫们用它细致地缝合伤口,减少了传统缝合方式可能带来的痛苦和感染隐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