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鄢陵之战(1 / 2)
不但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就是齐国、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在整个春秋时期,不是在参与战争,就是在准备战争。数不清的大小战事,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和无法估量的损失。
拿不下郑国,成了楚国君臣的心病。为了把郑国拉到楚国阵营,公元前575年春天,楚共王派遣公子熊成前往郑国。熊成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楚国的汝阴之地送给郑国,这是破天荒的。
一百多年来致力于开疆拓土的楚国,怎么大发善心,要把汝阴之地割给郑国?原来这是楚国的诱惑,让郑国脱离晋国阵营。
楚国把许国迁到叶城,原来整个的许国故地,都成了郑国的地盘。现在楚国又把汝阴之地拱手相送,郑国再不投靠楚国,更待何时。但楚国的好意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求郑国攻打宋国。
面对楚国和郑国的咄咄逼人,晋国君臣坐不住了。晋厉公发布命令,亲自率领晋国上军、中军、下军和新军,救援宋国。
为了防范秦国,也要顾及国内的农事,下军佐荀罃留守新绛。晋厉公派遣新军将郤犨,出使卫国和齐国求援。中军大夫、栾书嫡子栾魇被派往鲁国,希望鲁国能够共同出兵,一同救援宋国。
晋军的出征阵容,堪称豪华。中军将兼正卿栾书,中军佐士燮,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下军将韩厥,新军佐郤至,各自率领本部人马,随同晋厉公一起出发。四月十二日,在众多重甲侍卫的护卫下,踌躇满志的晋厉公,统率着晋国四军离开新绛。
随同晋军一起前往郑国的,还有四军八卿以及其他大臣的家兵。家兵也就是大臣的私兵,家兵能够达到出国作战的规模,足见其各方面的实力,已经与常年出征的晋军不相上下。
郑成公不由分说,已经派郑军开始攻打宋国。郑国已经重新归附了楚国,如果郑国再拿下宋国,那晋国还谈什么霸业。虽然晋厉公分别派出了使者,但齐国、鲁国和卫国能不能出兵救援宋国,还是未知数。如果宋国被攻破,那么鲁国、卫国也就危险了。
名义上是救援宋国,但背后真正的对手是楚国。经过一年多的养精蓄锐,晋国的实力明显恢复。这次救援宋国,又出动了四军。得知晋军前来,郑成公不敢怠慢,赶紧派使者前往楚国求救。
这年五月,晋军和楚军在鄢陵遭遇。楚国也非常重视这场战事,楚军由楚共王亲自统领。马不停蹄的楚军,在黎明时分突进到晋军大营不远处。晋军的前方是一大片沼泽地,楚军停了下来。
盼望中的齐国、鲁国和卫国援兵,一直也没有来。或许在这几个国君心里,让晋国和楚国再来一场城濮之战、邲之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国之间互相损耗,或许就是其他国家的出头之日。希望与齐国等国协同作战的晋军,只好独自应对楚军和郑军。
晋国出动四军,楚国出动了三军加蛮军。楚共王统率楚国三军,司马子反率领中军,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右尹子革率领右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