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聚魁星辅臣拳拳心 立太孙永乐谆谆意(1)(1 / 2)
朵颜、福余、泰宁三卫瞩目的南京全城此时也是一阵阵杯碗交错的碰击声。“再干两杯,再干两杯!”一向沉稳的杨荣嚷嚷着劝着酒,众人又连连举杯,仰脖喝下,他这才肯罢休,述说起干杯的原委:“蹇、金、夏三位尚书老成持重,不苟言笑,要不为今天的幸事,我们小小的阁臣可是请不动啊,恕在下无礼了。”
蹇义的酒已喝到五成,脸上泛着红光,略有些激动:“这样的酒宴连着十日无礼也无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皇上痛下决心,为官民除害,真有些举国欢庆的味道。我一路走来,皇城的好几条街都张灯结彩,客肆酒馆人满为患,看来陈瑛伏诛,乃得民心之事,天下大快啊!应了那句古话,恶有恶报,一点不假。”
“天官大人也讲起善恶因果来了,”金幼孜拱拱手,“陈逆在皇上跟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构害大臣,常见三位尚书一腔愤懑,得机救人,令在下钦佩;我们阁臣虽人微言轻,毕竟在皇上左右,也是寻机进谏。只恨大多数人像傻笨的羊,痴痴呆呆,神情麻木,看着狼吃羊而无动于衷。若早些时候群起而攻之,陈逆也不至于为害这么多年。三位堂官之为人让我钦佩,小弟敬一杯。”
三人一笑,把酒干了。原吉说:“古所谓城狐不灌,社鼠不熏。何者?会伤及自己和更多的人,与城门失火无异。陈逆正是城狐社鼠之辈,时候不到,惊了他,倒让他有机会跳出来毁伤更多的人,我们此举,正所谓打蛇正打在七寸上。至于群臣羊群之说可不敢苟同。你想,能和我等站到皇上跟前的有几个是等闲之辈?在下以为,无动于衷之人或明哲保身或借机铲除异己,终不以忠君报国为念。我之所为,以身作则,循循诱之,若终不悔也是无法了。”
“其实,皇上一直希望臣下进言,你们机枢之臣更应该有所体会才对,”金忠拿出长者的姿态,“不是常听皇上说起吗,庶务倥偬,以一人之智理天下之机,疏忽遗漏、一时错谬在所难免,我等不说才是对皇上不忠啊!”
“三公议论高瞻,胸襟坦荡,天地可鉴,古大臣不及也!”半天不说话的胡广举杯称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思缜密、善于察人的金忠为人谦和明快,嫉恶如仇,早已和蹇、夏、杨等融在一起,在拥立太子一事上已达成初步默契。凡所议军国大政,皆出以公心,因而在朝中享有盛誉。“金公豁达,一片丹心,言之所至,充满赤诚。”夏原吉对金忠的为人甚为敬佩,有这样一个场合,正好说几句知心话,“宜之和我一个天官一个地官,一个管人一个理财,外人尊称‘蹇夏’。其实只有我内心知道,上有皇上,旁有金公及各位襄赞,否则,怕是空有了这“蹇夏”之名,什么事也做不成啊!”
“原吉所言甚是,以后列位还要多加指点,也让我二人不枉了这‘蹇夏’之称,我和原吉共同敬大司马及各位一杯。”蹇义提议着,几人端杯一起饮下,相互又搭了一阵闲话。
金忠显得心事重重,欲言又止,朝中密事他是半句都不对外吐露的,包括自己的家人。此时,又思忖了好一阵,感觉很有必要让大家警醒,不被表象所迷惑,才悄悄说:“皇上已密议了几次,现在说来也不是秘密了,过些时日,就要立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了,事儿让人欣慰,太子之位像是稳固了些,然切莫自喜。看前日皇上对太子的处置,模棱两可,又很难说。我等既是朝廷大臣,也是东宫辅臣,思虑要细,无微不至,尽人事,听天命。某以为,我等通力在先,周到在后,虽有小人播弄是非,若无大过,太子之位当是无虞。”
说到太子父子,几个人的表情一时严肃起来,全没了方才清除祸国之贼的兴奋,今后之路途,任重而道远,不敢说荆棘丛生,但一定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只有同舟共济,众人划桨,才能到达雨后清新的空山,享受明快之乐。金忠苦笑了一下,他的直觉,他是看不到最后那精彩的一幕了,也只能在艰难崎岖的山林中筚路蓝缕。
“只是大绅去的太冤,”金忠进来时就望见了当年解缙题写的龙飞凤舞的“魁星阁”大匾已被换成了规规整整的魏碑书体的“魁星阁”三字,心下一阵酸楚。解缙获罪,商家怕受牵连,早把旧日的匾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