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2 / 2)
贺峥却满心阴霾,丝毫感受不到这勃勃夏日之境。
他所站之处乃是曾经的苏学会学堂旧址,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和斑驳的墙壁,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直深受苏学会中周行己先生的影响,在那书声琅琅的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苏学的养分,对苏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革新图强之理念深信不疑。
然而,风云突变,苏学会竟被朝廷定为叛逆,一夜之间,学会被禁,学堂关停。
昔日志同道合的同窗们,不少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苏学会的大本营绥德军,试图在那里延续苏学的火种。
贺峥彼时却没有立刻追随而去。
他心中尚有一丝对朝廷的幻想,觉得事情或许还有转机,他转入洛阳学府进学,想着再看看。
但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将他最后的希望彻底击碎。
西夏联合吐蕃,对大宋边境虎视眈眈,来势汹汹。
大宋朝廷竟做出了一个令天下人不齿的决定——直接设计将延安府拱手扔给了苏允,想让苏允背负失土之责。
“这是何等荒谬的朝廷!”
贺峥怒目圆睁,双手紧握拳头,关节泛白。心中对朝廷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紧接着,便是无尽的失望。
在这一刻,他心中那根一直维系着对朝廷忠诚的弦,彻底崩断。
“既然朝廷如此昏庸,那我便去西北看看,看看那延安府,是否真如私底下所传言的,是中国之未来所在。”
徐泾从龙门石窟归来,满心欢喜,歇了一夜,第二日便去上学,途中忽而见得一身影,顿时喜道:“子峻!子峻!”
那身着青色襕衫学子顿时有些讶然,转头看到了徐泾,笑着走了过来。
徐泾却是有些讶然,因为他看到贺峥身上背着的行囊。
“子峻,你这是要去哪里”
贺峥笑道:“去游学,静极思动了。”
徐泾吃惊道:“你疯了,马上就要科举了这会儿你去游学”
贺峥点点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想出去看看。”
徐泾皱起了眉头,将贺峥拉到巷角处,压低声音道:“你小子是不是要去西北”
贺峥看了徐泾一眼,道:“不是。”
徐泾一脸焦急,道:“你休想骗我!今日城中又有新动向,听闻官府对苏学会的追查愈发严苛,不少曾与苏学会有过交集的人都被带走问话了。”
贺峥眉头紧锁,沉声道:“这世道,黑白颠倒。
苏学会传播的皆是济世之学,于国于民有益,怎就成了叛逆”
徐泾担忧地看着他:“子峻,你与周先生往来密切,可要小心些。
如今苏学会被禁,学校关停,那些士子也作鸟兽散,不少都投奔绥德军了。
你……你可别犯糊涂啊。”
贺峥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我不会贸然行事。只是这天下之大,竟容不下苏学,实在可悲。
而且,你难道不知道么,西夏联合吐蕃进攻大宋,朝廷竟设计将延安府扔给苏允,让他担负失土之责,这简直荒谬至极!”
徐泾闻言愣了愣,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贺峥神色变得怒不可遏起来,压低声音道:“朝廷不思御敌之策,却用如此卑劣手段,置百姓于何地,置大宋的未来于何地”
徐泾愣了愣道:“若真是如此,那如此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只是子峻,你不会真想去西北吧”
贺峥望向西北方向,目光坚定:“嗯,既然朝廷如此昏庸,那我便去看看西北那边可否真如传言所说,乃是中国未来希望之所在!”
徐泾大惊:“子峻,你疯了吗那延安府如今局势复杂,苏允被朝廷视为叛逆!
你去了,岂不是也要成为叛逆,那可是造反啊!”
贺峥惨然一笑:“澄川,如今这世道,何处不是罗网
我若不去,心中的疑惑难消,这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苏学倡导为苍生谋福祉,哪怕前路荆棘密布,我也愿去探寻一番。”
徐泾见他心意已决,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如此,我也不便阻拦。
只是一路之上,你千万要小心。若有不测,一定要设法回来。”
贺峥点点头,然后重重地抱了一下徐泾,在他耳边低声道:“有时间多去看看我父亲。”
徐泾顿时有些吃惊看向贺峥,只见贺峥眼里热泪盈眶,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徐泾愣愣看着贺峥的身影消失在巷子的尽头,许久之后才反应了过来,忍不住低声骂道:“曹他娘的贺子峻,你这个不孝子,你爹就你一个儿子啊!”
他随后摇了摇头,低声道:“草你个贺子峻,老子前辈子真是欠你的!
得,你这货去当了反贼,那你父亲只能由我去孝敬了,不过,就怕你这龟孙以后再回来,你爹的家产恐怕是再继承不到了,你爹大约是要再娶妻生儿的啦,嗨,这都是啥事儿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