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西北望!西北望!(1 / 2)
第386章西北望!西北望!
洛阳府学。
贺峥身着一袭素色长衫,剑眉星目,他的腋下夹着一本《孟子》,起身匆匆走出学堂,心里想着事儿。
忽而听见有人在后面喊道:“子峻!子峻!明日旬休,我们一起去龙门石窟吧
安远、明源几人都说去看看伊水,最近不是下了大雨么,伊水暴涨,可壮观了!”
贺峥不用看便知道是徐泾那个冒失的家伙,他回头笑了笑,道:“不去了,我爹说让我早点回,应该是有事情让安排我去做呢。”
徐泾闻言有些失望,但知道贺峥家中的产业时常都是很忙的,倒也不好耽误别人经营,只好道:“行,那下次一起去。”
贺峥点点头笑道:“好,下次我来安排。”
“得嘞!回见!”
“回见!”
两人匆匆告别。
贺峥匆匆出了学堂,随后左右张望了一下,朝一处僻静的巷弄走去,在巷弄里面左拐右拐,来到一处绿竹巷。
来到此处,顿时外面的喧嚣被隔绝在外,仿佛进入幽静的世界之中。
贺峥走进绿竹巷之中,巷口有人轻声道:“地陷东南,一脉真金沉沙现”
闻听此言,贺峥赶紧道:“剑指西北,千钧浩气破云开。”
此话一出,巷口之内的人说道:“进偏堂,可取新出邸报。”
贺峥闻言一喜,赶紧拱手喜道:“谢谢先生。”
巷口之内的人道:“山裂砥柱,九曲黄河从此转,都是同志,又有什么好谢的。”
贺峥闻言沉默了一下,点头道:“手捧燧石,八方星火为君燃。”
巷口里面的人闻言笑道:“好!延安府正需要你这样的青年才俊!那就祝你一路顺风!”
贺峥不再言语,拱手,转身进了里面,取了一份邸报,细心藏好,然后从另一个出口出去。
回到了家里,匆匆吃了饭,贺峥躲进自己的书房仔细研读。
在灯光之下,他一会儿看得咬牙切齿,一会看得眉笑眼开,一会儿又是热血沸腾,看完了一遍,又接着再看一遍,很快便月上中天。
忽而外面有人敲门,道:“峥儿,该休息了,读书亦要劳逸结合。”
贺峥赶紧道:“好的爹爹,孩儿这就休息。”
说完之后,贺峥听着父亲脚步声离去,却是没有熄灯,而是继续又看了好几遍。
等到后半夜躺床上的时候,他的脑子依然在不断地运转,邸报所言如同有人在他脑中大声棒喝!
“……天下士子,且听吾言!
今有一事,如雷霆轰顶,震彻我中国之根基,关乎兴衰荣辱,关乎正义存亡,不得不公诸于世,以醒众人。
西夏与吐蕃,恰似恶狼毒蛇,相互勾结,气势汹汹,兵临我大宋边境。
其铁蹄所至之处,百姓惨遭涂炭,田园荒芜,哭声震天,社稷亦摇摇欲坠。
值此国难当头,风雨飘摇之际,朝廷本应振臂高呼,凝聚万民之力,共御外敌,护我山河百姓。
然而,朝堂之上那些身着华服、道貌岸然之辈,所作所为,却令人发指眦裂。
为求片刻之安宁,竟鬼蜮伎俩,暗中谋划,将我大宋重镇延安府,拱手献与西夏!
延安府啊,那是先辈们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疆土,历经无数战火洗礼,承载着大宋的尊严与荣耀,如今却被朝廷如此轻易地抛弃,这简直是千古未有的奇耻大辱!
更为可憎的是,朝廷妄图将丢失国土的罪责,一股脑儿地强加于苏允一人身上,欲将其塑造成天下罪人,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诸君试看,古往今来,可有如此昏聩无能、丧心病狂之朝廷
外敌当前,不思御敌救国之良策,却忙于算计自家忠义之士,将大好河山随意丢弃,还妄图以莫须有的罪名嫁祸于人。
此等行径,与那卖国求荣、认贼作父之徒,又有何分别
我等士子,自幼诵读圣贤经典,胸怀家国天下,见此情景,怎可能不怒发冲冠,义愤填膺!
苏允苏先生,虽为朝廷所忌惮,却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欲以苏学之理念,革新图存,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振兴我大宋之社稷。
其志向之高远,行为之正义,令人钦佩!
然而,朝廷却以这般卑劣手段相待,实在是寒透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
在此,我苏学会郑重呼吁天下士子,务必擦亮双眼,看穿朝廷那虚伪丑恶的真面目。
切不可再被这昏庸朝廷所迷惑,应当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为我大宋的未来而战。
让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并肩,支持苏允,共守西北之地,重拾我中华昔日之辉煌!……”
第二日,他早早便起来了,安步当车,信步而行来到一处所在。
洛阳城的夏日,本应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之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