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朱允熥的提前布局,朱棣的谋划!(1 / 2)
大明的三路海军如同三条巨龙,打着消灭海盗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行动。
朱棣率领的舰队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旗舰高耸入云,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站在船头,指挥着战舰灵活地穿梭在各个岛屿之间。
舰队中的火炮手们严阵以待,眼睛紧紧盯着远处可能出现海盗的方向。
当发现一群海盗船时,朱棣果断下令:“开火!”。
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海盗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朱棣的舰队乘胜追击。
徐辉祖的舰队则以迅猛的速度在海域中疾驰。
当遇到海盗时,他大吼一声:“冲上去,杀尽这些海盗!”
他的舰队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将一批又一批的海盗消灭在这片海域。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则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战术。
他们利用战舰的机动性,对海盗进行包抄和围剿。
当发现海盗的踪迹后,舰队迅速分散开来,从不同的方向包围海盗船。
然后,火炮和火枪同时开火,形成了一个密集的火力网。
海盗们在这个火力网中无处可逃,只能束手就擒。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大明的三路海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海盗船的残骸,海盗们的尸体随处可见。
许多原本猖獗的海盗团伙被彻底消灭,海域中的海盗活动明显减少。
……
看到这个成果,南洋群岛各国的国王和百姓们在担心之余,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在苏门答腊国,国王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大明海军的强大,担心他们会对自己的国家不利,但看到海盗被消灭,又感到一丝欣慰。
“这些海盗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们经常抢劫我们的商船,杀害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大明真的只是消灭海盗,那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国王喃喃自语道。
在爪哇国,百姓们奔走相告,庆祝海盗被消灭。
“这些海盗害得我们渔民都不敢出海捕鱼,生活都成了问题。”
“现在好了,大明军队把他们消灭了,我们又可以安心地出海了。”
“希望大明真的只是为了消灭海盗,不要对我们国家有其他的想法。”
满剌加国的商人们也感到十分高兴。
他们的商船经常遭到海盗的袭击,货物被抢,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海盗被消灭,海上贸易又可以恢复正常了。
“以前我们的商船每次出海都提心吊胆的,生怕遇到海盗。”
“现在好了,有了大明军队的保护,我们可以放心地做生意了。”
“希望大明能够一直维护这片海域的和平。”
各国的大臣们也纷纷向国王进言:“陛下,虽然我们对大明的意图有所怀疑,但目前来看,他们消灭海盗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好处。”
“我们不妨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们接下来的行动。”
“如果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消灭海盗,那我们可以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共同维护这片海域的安宁。”
南洋群岛各国在看到海盗被消灭的成果后,心中的担忧虽然没有完全消除。
但也对大明海军的行动有了一些认可。
他们希望大明真的只是为了消灭海盗,给这片海域带来和平与安宁。
在南洋群岛各国因海盗被大量消灭而逐渐放下心中担忧,沉浸在海上贸易有望恢复、生活重归安稳的憧憬中时。
大明的三路大军却悄然按照此前商议好的计划,开始了下一步行动。
朱棣率领的舰队率先行动。
一艘艘战舰如钢铁巨兽般缓缓靠近一座岛屿。
岛上的居民原本看到熟悉的大明舰队,还以为又是来剿灭残余海盗的,并未太过在意。
然而,舰队却并未像往常一样只是在海上巡逻,而是放下了一艘艘小艇,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登上小艇,朝着岸边划去。
一名军官站在小艇前端,对着岛上前来观望的居民大声喊道:
“我们发现有海盗上岸了,为了彻底剿灭他们,保障你们的安全,我们要上岸进行搜查。”
居民们听了,心中虽有疑虑,但想到此前大明军队消灭海盗的功绩,也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荷枪实弹地登上了岛屿。
士兵们一上岸,便迅速散开,以搜寻海盗为由,开始在岛上四处探查。
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看似是在寻找海盗,实则是在勘察岛上的地形和防御情况。
一些士兵来到村庄,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看到过海盗的踪迹,村民们战战兢兢地回答着,心中充满了不安。
徐辉祖的舰队也不甘示弱。
他们来到另一座岛屿附近后,同样放下小艇,士兵们迅速登陆。
一名将领对着岛上的守卫大声说道:“我们有几名士兵在海上巡逻时与舰队走散了。”
“我们怀疑他们可能登上了这座岛屿,我们要上去寻找他们。”
守卫们听了,面露难色,但面对大明军队的强硬态度,也只能放行。
士兵们登上岛屿后,分成多个小组,开始在岛上展开搜索。
他们在树林中穿梭,在山谷中探寻,每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都不放过。
实际上,所谓走散的士兵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他们只是以此为借口,深入了解岛屿的地理环境和军事部署。
在搜索过程中,他们还故意与岛上的居民交流,打听岛上的资源分布和人口情况。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则驶向了一座较大的岛屿。
他们的战舰在港口外停下后,派出使者上岸与岛上的官员交涉。
使者一脸严肃地说:“我们在这附近海域剿灭海盗时,发现有部分海盗逃窜到了贵岛。”
“为了将这些海盗一网打尽,我们需要上岸进行清剿行动。”
岛上的官员听了,心中十分犹豫。
一方面,他们担心大明军队上岸后会有其他企图。
另一方面,又不敢得罪大明。
经过一番权衡,官员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大明军队上岸。
士兵们上岸后,迅速控制了港口的关键位置。
他们在码头上设置岗哨,检查来往的船只和人员。
同时,大部队开始向岛内进发,以剿灭海盗为名,逐渐深入岛屿的腹地。
他们所到之处,引起了岛上居民的恐慌。
一些居民纷纷躲进家中,紧闭门窗,不敢外出。
当南洋群岛各国目睹大明三路大军以各种借口纷纷登陆自己的岛屿后。
原本因海盗被灭而稍作平复的担忧情绪,瞬间再度席卷而来。
各国的王宫和议事厅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在苏门答腊国的宫殿中,国王坐在王座上,脸色阴沉。
大臣们围在四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陛下,大明军队此番大规模登陆,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们的意图。”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露出内心的恐惧。
“是啊,陛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办法弄清楚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国王皱着眉头,沉思良久,然后缓缓说道:“看来,只能派遣使者再次前往大明舰队,去询问燕王朱棣,看看他们究竟有何打算。”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国王立刻挑选了一位口才出众、经验丰富的使者,郑重地对他说道:
“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言辞要委婉,务必探清楚大明军队的真实意图。”
“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全靠你了。”
使者领命后,带着使命和忐忑的心情,匆匆踏上了前往大明舰队的路程。
在爪哇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国王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谋士,在议事厅中紧急商议对策。
将领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与大明军队决一死战,但谋士们却纷纷摇头反对。
“如果贸然开战,我们必将遭受惨重的损失,甚至会被灭国。”
一位谋士语重心长地说道。
“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军队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吗?”
一位将领愤怒地说道,他的拳头紧握,眼中闪烁着怒火。
谋士们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目前我们只能先派遣使者去询问燕王朱棣,了解他们的意图。”
“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剿灭海盗,那自然是好事。”
“但如果他们有其他企图,我们再想其他办法应对。”
国王权衡再三,最终决定采纳谋士们的建议。
他挑选了一位精明能干的使者,对他说道:“你此去要摸清大明军队的底细,回来后如实向我汇报。”
“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态度,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使者领命后,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明舰队的征程。
满剌加国等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了相同的行动。
各国的使者们带着本国国王的期望和担忧,驾着小船,小心翼翼地朝着大明舰队驶去。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不安,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当使者们靠近大明舰队时,立刻被巡逻的士兵发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