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魏小明,你很得意是吧(2 / 2)
雪姐含羞答应。
最后魏明还是把雪姐送回了她们单位宿舍,时间尚早,她再不走,等自己恢复了,她可能就走不了了,就她这个小身板,可能明天都走不了。
当魏明钻进后海附近的一个大杂院的时候,梅文化和彪妈已经等了一会儿了,就他们两个人。
彪子并不是单亲家庭,不过彪爸支援三线建设了,几年都回不来一次,上次回家已经是三年前了,要不是定期都有工资和来信,彪子都要以为自己丧父了。
不过这次彪子去四川拍戏没准能见到他老子。
梅文化道:“你可算来了,大妈已经看过账本了,你再查验一下。”
魏明简单扫了一眼,毕竟也是干过买卖的,账本还是会看的。
不过这玩意儿太费神,他就看了个大概,确定税务没啥问题就成。
“哟,除掉一年的租金和其他成本,一个月净赚了一万五千多啊!”
梅文化得意道:“咱们最初的成本已经赚回来了,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得多少红眼病啊。”
魏明问:“那你们打算分多少?”
彪妈道:“你来之前我们商量过了,既然你觉得现在最好不要扩张,那就把一万块分了,账上不用留太多。”
“也行,这么分着简单。”
于是魏明拿到了5100块,梅文化2500,彪妈2400块。
下个月的利润没有了房租、装修这些,又是一整个月,分账起码翻一倍,大家都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不过做生意赚钱跟写作赚钱的成就感还不太一样,前阵子《狮子王》给魏明带来了四百块的稿费,那种兴奋还在这5000之上。
大晚上的,魏明拎着装有五十一捆十元大钞的布包在胡同里骑摩托车还有点紧张。
梅文化同样如此,所以魏明先把他送回家,然后才回华侨公寓。
虽然有点晚,但老娘还在等他。
“怎么现在才回来啊。”她担心道。
魏明:“哈哈,开股东大会了。”
魏红从房间里冒出头来:“你们分钱啦!”
“少打听,当你的小工吧。”
魏红:“那今天有人给你打电话,你想听吗。”
“嗯,谁啊?”
魏红告诉他:“我回来后接到了朱霖姐的电话,找你的,听说你不在就挂了。”
许淑芬问:“小明,这个朱霖同志是谁啊?一开始是我接的电话。”
她觉得电话那头的姑娘挺紧张的,尤其是当得知自己是魏明他妈后。
小红促狭道:“朱霖姐姐是个大美女!”
魏明:“一个朋友,娘你明天可以去我们店里看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说完魏明就进了自己房间,他没打算把钱存银行,就放在了床底下。
前阵子他还在为手上人民币不够而发愁,还去黑市用美金换了点,现在不愁了,这笔钱可以用来收点破烂儿了,家具字画啥的,四合院好几间房子还是空的呢。
霖姐给自己打电话估计是《伤逝》选角的事有眉目了。
所以第二天等小红带着外婆和老娘出门后魏明第一时间给朱霖的单位打了个电话。
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了朱霖。
她语气中带着得意:“我正在跟单位请长假呢。”
“哦,要进组拍戏了?”
“嗯!先培训一段时间,正式拍摄可能要等一两个月。”
魏明松了口气:“恭喜你啊朱霖同志!”
这次霖姐通过自己努力和特质拿到的角色,魏明由衷为她开心。
“还要感谢魏老师教导有方呢~”朱霖还有一句:如果教自己的时候不做坏事就更好了。
之后魏明约定中午去找她庆祝一下,然后再详细说说,随即他换了手上的表。
到了中午魏明知道了水华导演放弃了王心刚,确定更换一个年轻一些的男主角。
“定了谁啊?”他问。
“还没定,说是要找一个40年代出生的男演员,”朱霖道,“不过随便谁来我都无所谓,就是我们单位领导不太高兴,今年我在单位一共也没待几个月。”
魏明笑道:“看来你这个工作干不长久了,可以考虑几大电影制片厂和话剧团了。”
朱霖沉思道:“也不知道北影厂要不要我。”
魏明:“现在北影厂倒是不缺优秀女演员,李秀明,刘小庆,张金玲。你进去了那就是四朵金花了。”
朱霖:“那你觉得哪朵花最漂亮啊?”
“当然是你啊,论演技你肯定不如她们三个,但论长相她们跟你没得比。”
其实这个时期那三位都是那种所谓国泰民安的长相,非常讨人喜欢,朱霖觉得魏明说出这番话纯属情人眼里出西施,心中自然甘甜似蜜。
再加上魏明说了句:“明天我就要走了。”
朱霖当即低声问:“那现在去你家方便吗。”
魏明想了想,摇摇头,小红今天没上班,和老娘外婆不知啥时候就回来了,华侨公寓的家太危险了。
她们轻易倒是不会去四合院,但那里有不少雪姐存在的痕迹,也很不妥。
现在魏明意识到自己的家还是不够多啊,说好狡兔三窟的,才两个的自己算什么狡兔啊。
所以今天两人就是逛逛街,魏明还要避开西单以及雪姐单位附近。
逛着逛着到了书店,魏明问了一下,加印的《天书奇谭》和新出版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有货,另外还看到刚刚上架的魔都《少年文艺》。
魏明收到了《少年文艺》编辑的来信,虽然八月有些仓促,不过他们还是极力促成了《狮子王》在八月刊和小读者们见面。
当然,只连载了三分之一的部分,不过目录上加粗展示,方便小读者发现。
魏明买的时候就看到旁边有一个初中模样的小男孩在翻到目录的时候惊喜道:“是魏什么啊,魏什么出新作了!”
旁边的同学忙问:“写的什么啊?”
“狮子王,我要一本!”
听到这番对话的朱霖碰了碰魏明,小声问:“是不是很得意?”
魏明:“还好,这篇故事主打的是海外市场,如果国内小朋友能喜欢当然好,如果觉得没意思我也能接受。”
听到海外市场,朱霖就想到了英国的梅琳达,看来他们的羁绊是斩不断了。
大家都有前任,咋偏偏他这个前任阴魂不散呢。
~
第二天魏明来到火车站,即将去山东的《牛与牛二》剧组探班。
在车站报刊亭他买到了两份报纸。
一份是《燕京晚报》,一份《中国青年报》。
这一期的《燕京晚报》上,“东方新天地”出现在一篇报道的标题上。
这应该就是梅文化接受采访的那位记者,文章主要介绍了个体户商铺“东方新天地”崭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热闹盛况。
在这份报纸上魏明也看到了关于其他个体户的报道,篇幅都不如东方新天地,甚至还有配图。
虽然态度是完全鼓励和正面的,但也容易树大招风,接下来肯定会有其他媒体接棒讨论这一现象,说不定现在就有记者跑去问梅文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已经是万元户之类的尖锐问题了。
还好自己是幕后老板,头疼的事就让小梅来承担吧。
接着他又看《中青报》,买这份报纸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笔名。
在魏什么新作《狮子王》正式推出市场后,《中青报》的记者朱伟也再度推出他准备已久的第二篇关于魏什么的报道。
这次主要讲到了《勇敢者的游戏》海外成功的另一个功臣梅琳达,也是他曾经的异国恋人。
能在国外市场获得成功已经是非常扬我国威的事了,但竟然还能交往一个外国女朋友,这就更厉害了。
尤其是对那些中学生读者,魏什么在他们心中估计能直接成为文坛偶像,民族英雄。
也就在这两天,远在伦敦的梅琳达收到了魏明寄给她的新书手稿。
拿到手稿的时候梅琳达正要启程去美国参与《勇敢者的游戏》北美推广活动。
于是她把手稿带上了飞机,在几个小时的行程里几乎看完了这部关于非洲,关于自然,受到《哈姆雷特》启发的中篇故事。
而梅琳达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潜力远在《勇敢者的游戏》之上。
虽然这个故事就是俗套的把《哈姆雷特》从人变成了动物,而且最后改成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光明结局,论故事新奇和曲折完全不如《勇敢者的游戏》。
但别忘了他们是做童书的,对于儿童读者,有时候简单轻松是更重要的品质,而且魏明的写的非常轻松流畅,仿佛让人置身非洲大地。
尤其是这部还有莎翁背景,梅琳达甚至都想好到时候该怎么做宣传了。
就凭莎翁在家长心中的号召力,梅琳达有信心让《狮子王》在英国的销量在《勇敢者的游戏》的基础上翻个倍!
……
(保底二合一)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