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最靓的仔(1 / 2)
看到这里陈宣心头一乐,小高这是奔着读书人最高成就去的啊,那八个字一出,对其他今科进士来说简直太不公平了。
虽不是什么太过高明的策略,但事先没人想到没人提出啊,而且胜在普适性和实用性。
‘我和他吹过的牛他都记得多少而且看样子以后是要加以实际施为的,尽管不是出自我手,但也有我一份吧,不对,相当于我成了小高的外挂老爷爷了呗’
心头莞尔,陈宣知道小高这把稳了。
当高景明那八个字一出,大殿为之一静,有人惊诧,有人沉思,有人眉头紧皱,有人恍然大悟。
就连龙椅上的尚玄帝都愣了一下,原本作壁上观的他都不禁主动看向高景明开口道:“以工代赈,以安民心,高爱卿可否详述”
作为考官之一的裴振龙看着高景明一脸欣慰,换个场合恐怕都要喝一杯庆祝了。
而曾大人在内,一些针对打压高景明的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事已至此,他们也阻止不了高景明了,他们不是笨蛋,稍微琢磨当然能明白那八个字的份量和含义,再继续那就太过刻意明显了,得不偿失。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暂且罢手吧,以后再官场博弈便是,官场可不是科举,没有那么多的包容,一点差错都将万劫不复!
高景明躬身行礼,组织了下语言洋洋洒洒描述了一番何为以工代赈,听得在场人们一脸佩服,就连尚玄帝都忍不住点头。
完了小高终结道:“……灾情之下秩序最为重要,赈灾,不是把物资发到灾民手中任其自生自灭就完了,灾民无家可归,看不到希望,若把物资给他们就不管,有人会把物资倒卖,以灾民之名索要无度,朝廷再多钱粮都不够填的,其次,无有秩序,灾民得到物资稍微填饱肚子,无所事事最易生乱,所以以工代赈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不同的灾情,以招工的名义组织灾民,若是洪灾,就让他们修渠铸堤清淤,若是旱灾,就让他们翻土打井待耕,若是震灾,就让他们抢险救人修房建屋……,组织灾民分配工作,老人可打扫卫生防止生疫,妇女可生火做饭,小孩可拾柴除草……使他们人人有事做”
“当灾民不再无所事事,朝廷组织有度,能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不得闲之下便会熄了生乱的心思,他们付出劳动力,得到了钱粮度过灾情,而朝廷也将本该善后重建的事情提前做完,一举多得,如此民心可安”
说完之后,高景明再度躬身一礼,坦然面对众人的目光。
话音落下,针对高景明的曾大人他们悄悄对视一眼,心头一叹,‘大势已去’,这小子压不下去了,而且自己内心都隐隐约约有些佩服。
而作为本就看好高景明的人,类似裴振龙那样的,则直接拍手称快,言说当浮一大白。
尚玄帝内心都道了一声好彩,按照高景明的描述,可以直接拟定一份赈灾典范,最多根据不同的灾情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罢了。
但作为皇帝,他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脸上,示意边上敲了敲殿钟,人们安静下来后,他目视大殿笑道:“诸位爱卿,高爱卿的答卷你们都看过,颇有争议,他的回答你们可还满意是否还有不妥之处他人就在这里,若有便当面提出让他解惑”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谁要是再跳出来找事儿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一时之间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沉默片刻,作为考官之一的裴振龙开口道:“陛下,时间耽搁得够久了,便放过高进士吧”
他们这样的人说话自然是滴水不漏,不拿高景明本身以及答卷来说事儿,而是以耽误时间来结束这场闹剧,事实如何所有人都看在眼中,无需多言,高兴的暗自高兴即可,吃瘪的也自己憋着,不会轻易说得直白偏袒亦或者得罪人。
作为考官,他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也就偃旗息鼓。
点点头,尚玄帝开口道:“高爱卿坐下吧,其他还有争议的吗……既然如此,那么诸位考官,以及吏部负责科举的诸位爱卿,便随朕偏殿议事吧”
没有人有异议,相关成员纷纷起身去了偏殿,不是陈宣他们所在的那边。
接下来便是确定一二三甲人选了,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当着一众今科进士的面。
其实二甲三甲名单早就已经初步拟定,只是一甲还未确定,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此去讨论的便是一甲三个人选罢了。
随着皇帝等人离去,大殿众人默默等待,一众今科进士的心又悬了起来,这次科举,读书人的最高成就会落谁家
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不卑不亢的高景明,他之前的表现,人们发自内心的佩服。
陈宣他们这边,小公主收回视线道:“宣哥哥,高……高进士好厉害呀,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都能侃侃而谈,而且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换做我的话,恐怕说话都结巴”
她当然是认识高景明的,虽然没打过照面,明白他和陈宣的关系,说了一个高进士这样合适的称呼,总不能跟着陈宣叫少爷吧,直呼其名又太不给陈宣面子了。
笑了笑,陈宣说:“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哥们”
眼珠子一转,小公主兴致勃勃问:“宣哥哥,你们从小一起长大,如果是你站在高进士的位置,能做到像他一样泰然自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