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兴修水利(1 / 2)
天顺八年三月三日,杨康带着圣女阿青等人再次来到黔中贵阳府,接见苗疆各寨代表。
苗疆各寨也发现了金国是真心接纳他们的,各寨再也不用挣土地和水源。和山下的汉人也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为了提高山民收入,杨康在各县建立山货交易市场。
收购山民手里皮毛,同时鼓励寨民种植桐油和山茶这些经济作物。
当然晚上也少不了和苏瑶寨主亲热一番。苏瑶生了一个男孩,立为少寨主,这次没有任何人反对,反而周边的几个寨子都携带重礼前来祝贺。
过了三月三日后,杨康顺江而下来到鄂州,汉水和长江在这里汇集,鄂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月十日,鄂州长江边上,晴空万里,微风拂过江面,泛起层层涟漪。
江边早已被收拾得一片开阔,彩旗猎猎,迎风招展,上面绣着大大的“金”字。
四周站满了身着鲜亮服饰的官员、将领,还有被特许前来观礼的当地乡绅与百姓,人群中满是兴奋与期待的低语。
杨康身着华服,外罩一件象征尊贵与威严的金色披风,腰佩长剑,身姿挺拔地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在他身旁,是神情庄重的都水监官员、精通水利工程的能工巧匠,以及一脸好奇又激动黄蓉、圣女阿青。
台下,是一个工地,几把铲子上系上红绸,台子前面一个条幅,上面写着“鄂州长江第一桥开工大吉”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个字是大儒王襄写的。
杨康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诸位!今日,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帝国历史上一个非凡的时刻!
长江,天堑横亘,却阻挡不了我帝国蓬勃发展的脚步。
这座跨江大桥,将是连接南北的通途,是大金繁荣昌盛的象征!”杨康的声音激昂,在江面上回荡,激起一阵欢呼。
紧接着,都水监大监向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图纸,详细讲解着大桥的设计与规划。桥洞离水面高24米,主跨100米。上层可以跑汽车骡车马车,下层跑火车。
台下的百姓们伸长脖子,好奇地张望着,尽管许多人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术语和精妙的设计,但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紧接着杨康和黄蓉来到铁铲处,拿起铁铲,一起握住铁铲庄重地铲起第一锹土,洒在一边。
“开工!”杨康一声令下,瞬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震耳欲聋的声响盖过了江水的涛声。
一群健壮的劳工们齐声呐喊,开始挖掘桥墩地基。
远处,一些渔民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驾着小船靠岸,想一探究竟。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感慨道:“我在这长江边生活了一辈子,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看到在这江上修桥,真是太平盛世才有的景象啊!”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称是。
在奠基仪式的欢声笑语与忙碌中,大金第一座长江跨江大桥,正式开启了它的建造征程,也预示着大金在杨康的带领下,向着更为广阔的未来大步迈进。
都水监大监拉着一个年轻人来到杨康面前:“陛下,这位就是大桥的总设计师毛亿声!毛亿声还不见过陛下和皇后娘娘。”
毛亿声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大礼,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激动:“小臣毛亿声,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