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煜改名,隐居诗人(1 / 2)
第024章李煜改名,隐居诗人
破晓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李煜。
"李兄,快开门!"是老汤焦急的声音。
李煜连忙披衣而起。昨天才商定好要租老汤的铺子开店,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开门后,老汤顾不上寒暄,直接说道:"李兄,出事了!昨天我去茶馆,听说有人在打听你们的来历。"
李煜心头一紧。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小心谨慎,就是怕身份暴露。虽然改朝换代已成定局,但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人借此生事。
"打听的人是什么来历?"李煜强作镇定地问。
"听说是从汴京来的,"老汤压低声音,"看样子是朝廷派来的人。"
周晴和周韵也已经起身,正在廊下听着。她们交换了一个忧虑的眼神。
"多谢老哥提醒,"李煜拱手道,"不知可有什么建议?"
老汤四下看了看,说:"我倒是有个主意。李兄既然要开店,不如趁这个机会改个名字。我认识府衙的一位老吏,可以帮忙办理。"
李煜沉思片刻,点了点头。确实,如果要在杭州长期生活,总要有个正经的身份。况且开店也需要官府备案,改名是迟早的事。
"那就劳烦老哥安排了,"李煜说,"不知需要准备些什么?"
"这个简单,"老汤说,"我已经想好了。就说你们是从江西来的商人,因为战乱流落到杭州。这样的人多得是,官府也不会太过追究。"
周晴端来茶水,恭敬地给老汤斟上:"老伯对我们这么好,真是感激不尽。"
"哎,别这么说,"老汤摆摆手,"我早就把李兄当成自家人了。这些年看你们谈吐不凡,举止有度,就知道是有来历的。不过既然选择在这里生活,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送走老汤后,李煜在书房里久久沉思。改名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彻底与过去告别。
"相公,"周晴端着早餐进来,"在想什么名字吗?"
李煜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在想,新的名字应该寄托着什么样的心意。"
周晴看着他写下的几个名字,都带着几分诗意:李远、李闲、李隐......
"我觉得'李远'不错,"周晴轻声说,"远离尘嚣,远离过往,也是远离苦难。"
李煜点点头:"确实很合适。'远'字既有距离,又有向往。远离的不仅是过去,更是那些纷扰。"
"而且,"周韵走进来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普通,不会引人注意。"
正说着,老汤带着一位老者来访。那人身着褐衣,面容和善,正是府衙的吴老。
"李兄,"老汤介绍道,"这位就是吴老,专门帮你们办理身份文书的。"
吴老仔细打量着李煜一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常:"不知这位老爷想用什么名字?"
"就叫李远吧,"李煜说,"字......"他略一沉吟,"就叫归真。"
吴老提笔记下,又问:"籍贯写哪里?"
"江西吉安吧,"老汤抢着说,"那边现在到处都是逃难的人,查证起来也方便。"
吴老点点头:"那就写你们是因战乱逃难,辗转到杭州谋生。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不会引人注意。"
看着吴老写下的文书,李煜心中五味杂陈。从今天起,他就要以李远的身份生活了。那个手持天下的南唐后主,将永远留在历史的烟云中。
"还有,"吴老说,"我建议你们最近少出门。等身份文书办好,再着手开店的事。"
周晴连忙道谢:"多谢吴老提醒,我们一定注意。"
送走吴老后,李煜独自来到后院。春日的阳光透过梅枝洒下,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