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早朝激辩起(2 / 2)
陈宇听着林缚慷慨激昂的话语,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整理了下朝服,不紧不慢地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动作优雅得体,而后说道:“陛下,林大人所言虽有道理,然而臣却以为,商业才是我朝经济的命脉所在。商业若不兴旺发达,各行各业便难以振兴。现今我朝商业繁荣,与诸国互通有无,不仅使得国库充盈,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我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倘若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军事建设之中,势必会对商业发展造成削弱,长此以往,实乃得不偿失啊!”他的声音清晰沉稳,条理分明,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准备充分。
沈逸站在一旁,听着两人的言论,心中一阵刺痛,悲从中来。他向前踏出一步,先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一个大礼,而后缓缓抬起头,声音略带颤抖,满含悲痛地说道:“陛下,林大人和陈大人一心为国家发展谋划,这固然值得称赞,可他们只看到了军事和商业的重要性,却忽略了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臣刚刚从南方灾区归来,那里洪水肆虐,如同猛兽般无情,百姓们的房屋被冲垮,田地被淹没,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此时此刻,若我朝还一味地追求强军和商业扩张,而不顾百姓死活,天理难容啊!”说着,他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随之哽咽,情绪激动不已。
林缚听到沈逸这番话,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看向沈逸,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反驳道:“沈大人,你这话说得未免过于妇人之仁!若不强军,一旦外敌大规模入侵,百姓又怎会有安稳太平的生活可言?开疆拓土,也是为了给百姓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谋求长远福祉。至于南方灾情,不过是一时的天灾,朝廷稍加赈济,便可度过难关,怎能因为这点困难,就阻碍国家的长远发展?”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轻蔑,似乎对沈逸的观点嗤之以鼻。
沈逸强忍着心中的愤怒,目光坚定地看向林缚,说道:“林大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又谈何国家的发展?南方灾情如此严重,若不彻底解决,百姓心中满是怨恨,国家又怎能稳定?况且,强军和开疆拓土,哪一项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最终还不是要落在百姓身上?如此一来,百姓岂不是要被沉重的负担压垮?”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林缚,言辞犀利,毫不退缩,字字句句都直击要害。
陈宇在一旁微微点头,接过话茬说道:“沈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商业发展同样刻不容缓。商业繁荣了,便能带动百业兴旺,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这与解决民生问题,其实并不冲突,为何一定要顾此失彼呢?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商业与民生的共同发展。”他的语气平和,但态度却十分坚决,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其他官员们纷纷低头不语,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则在偷偷交换眼神,谁也不敢轻易表态。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场辩论关乎国家未来走向,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仕途,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聆听着三人的辩论,神色平静,眼神却透着思索。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沉思,显然也在权衡利弊,思索着如何在强军、商业发展和民生保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做出最有利的决策。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凝重的沉默之中,唯有三人的争论声,在大殿内回荡,久久不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