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鬼宴(1 / 2)

加入书签

李红叶的死,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奇怪。

这个变成恶鬼、却还保持着生前人性的奇怪女孩,身上还有秘密尚未解开。

恰好《巫鬼神术》里有同鬼神沟通的办法,走阴人就是干这行的……

冉青思索着,突然发现有什么东西在蹭他的小腿。

低下头,发现是小棉花。

听到冉青的话,小棉花连忙跑到房间里叼出一把钥匙。

这是李红叶家的房门钥匙,之前她就是叼着这把钥匙去找六婶求救,六婶才能在外面打开李红叶家的大门。

看着小棉花嘴里叼着的钥匙,冉青无奈一笑:“不是现在,我还没开坛呢……”

他揉了揉小棉花的脑袋,接过了钥匙。

开阴坛、点魂香,是走阴人最重要的仪式。

开阴坛,就是在乌江鬼界中建一座自己的阴宅,能更稳定的借用邪主的力量,不会再有被抢身体的后遗症。

——当然,代价是面具的力量会暂时减弱。

但也能通过一些办法找回来。

唯有开了阴坛、点燃魂香,才能真正算是走阴人。

冉青打扫了屋子,将藏在水泥房不远处的一只黑山羊拖了进来,开始在堂屋内布置。

这些天,他将《巫鬼神术》里关于开坛点香的部分反复熟读、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四杆崭新的魂幡立在房屋的四个角落,残破的天地君亲师牌位。

冰凉阴冷的堂屋中,只有蜡烛燃烧的烛光摇曳。

随后冉青抬来一张方桌、一张椅子,在堂屋中央的方桌上摆放了许多空盘子、两根香烛。

最后将傩戏面具戴在了后脑勺上。

那只买来的黑山羊拉进堂屋后便开始发抖,冉青毫不费力的将它脑袋提起来,用一个塑料盆放在了山羊的脖子

抓着锋利的菜刀在山羊的脖子上轻轻一划,腥红温热的鲜血顿时喷了出来、化作一道血柱源源不断的流进盆里。

一旁的小棉花用爪子捂住了眼睛不敢去看,整个宰杀过程,异常顺利、山羊没有任何挣扎。

等冉青放完了羊血,直接将抽搐的山羊尸体肚皮刨开,里面的热腾腾的内脏一坨坨的取出来,分门别类的摆放在了供桌上的空盘子里。

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腥味。

一坨坨新鲜的内脏摆放在供桌上,肝、肺、心脏、羊眼、大肠……很快,本来空空的碟子里摆满了东西。

冉青最后将冒着热气的整盆羊血也放在了供桌上,不去洗手,就这样满手血污的坐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前。

“……请诸位用饭。”

冉青后脑勺戴着傩戏面具,捏着筷子,有节奏的敲击着供桌上的瓷碗。

瓷碗被敲击发出的叮叮脆响在黑暗中传开,一股阴风在屋子里无声掠过。

昏暗的烛光猛烈摇动、屋子里的光线顿时黯淡了下来,像是空气中罩了一层厚厚的黑布。供桌四周顿时陷入黑暗,冉青的面孔在昏暗摇曳的烛光若隐若现。

小棉花惊恐的抱着脑袋、把头完全捂住。

冉青面无表情的坐着,继续用筷子轻轻敲击面前的瓷碗。

叮叮——叮叮——叮叮——

清脆的敲击声在黑暗中传开,渐渐地,供桌旁的黑暗中出现了一些黑影。

它们影影憧憧、若隐若现。

一双双诡异的眼珠,在黑暗中直勾勾的注视供桌旁的冉青。

无数锐利阴冷的视线,令冉青如芒刺在背、皮肤本能的泛起了细密的鸡皮疙瘩。

这一刻,被摆在供桌上的祭品似乎变成了他。

他感觉到了强烈的恶意,以及邪祟们毫不掩饰的贪婪……

冉青皱了皱眉头,再次敲击面前的瓷碗,面无表情的说道;“……请诸位老大人用饭。”

六婶留下的那柄骨锤被冉青掏了出来,直接摆在身前。

这是一场鬼宴,必须要请邪物享用贡品、与它们达成共识,才能在乌江鬼界建立自己的阴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修真相关阅读: 六边形男神 快穿之大佬来了,渣渣要倒霉了 战锤40K:我的女友是人类帝皇 我,树,屋 练就邪门功法,闯荡疯癫江湖 我给前任当丈母娘 海贼王之冰霜王座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三星纪:古蜀文明的宇宙征途 这个纨绔不一般 医香满城尽风华 金手指不正经,逼我走邪道 九叔:从末法民国开始攀登仙路 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商海前行 继妹抢亲探花郎,却不知我也重生了 抗战:这群溃军太猛辣! 劫与解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野草参天 吞噬武魂!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余龙携妻闯仙界 古镇谍影 我出马的二十年 大唐小医师 我真是太想重生了 我的侍女是绝色天骄 从上山到上朝 时空乱域 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 神棍的打脸之旅 重生八零:带着弟妹吃香喝辣 万相之王:天王路 禁止觊觎娇气美人 系统越来越诡异关我牧师什么事 最后的十三城 有请剑仙,一剑开天! 同学的二手手机,竟让我成为股神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 我和灵界那些事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前妻抓我走 玄荒伏魔录 不是哥们,你管这叫刷熟练度? 奋斗在洪武元年 震撼华夏,我的景区通万界 聊斋游记,但是霹雳道门 从甄嬛传开始长命百岁 从国企开始的青云路 鸿蒙主宰 盘点小智那些年的事 守护五年只为救她,离婚后她追悔莫及 原神之我是璃月大将军 末日:系统修复万物,目标核电站 逆命修仙传 民间古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