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看不清面目的小王(1 / 2)
一
志平像是一辆加满了油的车子,上了高速就是诗和远方。
他手把手的教工人做瓦检测,又亲自去给包装箱配料,用心地把锯渣和氧化镁的比例调整到合理的状态。
他上午做瓦,下午做包装箱,一天到晚累的倒头就睡。即使这样的状态,他躺下来时发觉自己还是在逃避,想到晓月心里就又堵得难受。
有时夜里醒来窗外一片漆黑,想到自己生病以后如何一路坎坷的走来,几次跌倒又几次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是父母和妹妹们一次次拉着他才没倒下。
这两年也有晓月陪在他身边,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都有晓月和一盏微弱的灯光在迎接他。只是现在等他的人再也不愿回到他身边了,晓月心里只有那个老乡小王,在遥远的厦门,在志平不可能去的地方,和小王在一起了。
一开始志平提到小王就气得不想说话,夺妻之恨,死不瞑目。但后来志平觉得小王能那么真心的喜欢并且尊重晓月,那就该放手让晓月幸福吧?他觉得在这世上只要晓月幸福,他做啥都愿意。
那他现在只要放手就行了。然而放手,对他来说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
那天傍晚,志平忙完了一天的活,他浑身脏兮兮地来到河边,准备痛快地洗个澡。可正当他站在河边准备下水时,忽然看到河水中间有个漩涡,一开始并不大,他还想着这条河虽然通江达海,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漩涡呢,不禁盯着漩涡看。
后来越转越快,整条河道都咆哮起来,他吓坏了,站在岸边想着水里一定有什么怪物了?他惊疑地往后退了退,只见水里出来一个年轻的白发小伙,他长相清秀,却是一头白发。他一甩头,水珠像是子弹一样打过来,志平吓得一跳。
但是很奇怪,却怎么也看不清他的眉眼,鼻子。也许是傍晚的时候光线不好,志平只看出是个白脸的小伙。他站在水中朝志平作揖,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他求志平放了晓月吧,他太需要晓月了,晓月小时候就认识他,他们是一起长大的玩伴,青梅竹马呢!
只是后来找不到晓月,原来她跟着爸爸妈妈去了安徽,现在终于又见面了。志平惊奇地发现那个人又变成了晓月的模样,在难过地落泪。志平连忙大喊晓月,但晓月只站在水里,一动不动,仿佛没听见。
可是志平再看过去,水里人一转身,又不是晓月了。他就在心里叹息,原来看错了,要不然晓月怎么会不答应他呢?
志平突然觉得很冷,冻得他直打哆嗦。那种又冷又饿的感觉让他下意识的抱紧双臂,他定定的看着咆哮的河水,把一个奇怪的年轻人卷走。然而让志平惊讶的事那个年轻人突然发出晓月熟悉的声音,喊了一句:“老公救我!”
志平急得大叫:“晓月等我”,可他怎么也喊不出来。
然后就醒了,身上一层细汗,心也砰砰地跳着,志平一抬头,见窗外天已微微亮。志平清醒过来,他却分明听到大屋里有人干活的声音。他想这么早,怎么会有人来干活呢?志平起来,心里还在紧张地跳着,他被刚才梦里的场景刺激得动作变形,走路也跌跌撞撞起来了。
他匆匆穿衣走出房门,看到大屋门敞开着,里面开着灯。他看到父亲正低头在清理玻纤丝,怀疑又是梦,狠狠的掐了一下胳膊生疼的感觉。他才惊讶的喊道:“爸,你怎么来了?”
父亲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关切地问:“你醒了哦,家里田里的活都忙完了,昨天晚上你妈让我过来,我一早就来了。”
志才平静下来,他问父亲吃饭了没,父亲摇摇头说天没亮,就走到镇上,早点摊也没有,坐了第一趟车就过来了。
“我来看到你小门关着的,就知道你肯定是太累了,醒不来,我没打扰你,过来找两袋丝捡一捡,到时候做瓦用起来就方便呢!”
父亲应该有做了好长时间的活了,操作台上一大堆柔软均匀的玻璃丝白亮的可爱视频,听父亲说赶车早饭都没吃,跨上摩托车要往街上跑去买早点,父亲却拦住他说等会洗把脸一起到街上吃。
巢州是鱼米之乡,下辖几个大镇皆有特色早点。比如柘皋的油炸狮子头,那是一拍稀碎的酥脆呢?嚼在嘴里又酥又香,就着浓稠的稀饭瞬间就是无比的丝滑,喝完一抬手,“再来一碗”。
夏阁的千张小菜,那是用滚水烫过的千张丝,配上红辣椒就是“一红一白,小菜一碟”。
说到千张丝,巢州东边的林头小镇就是咸肉和千张一起的锅里煮沸,那又是一道咸肉的香味,千张丝的软嫩可口,再吸溜起汤来,真是无上的美味了。
西河镇的绝味小吃便是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凉拌臭干子。
切一把芫荽,几块肥肥胖胖的臭干子,用刀斜切成片,舀一勺红辣椒,淋几滴麻油,色香味就都有了。
臭干的臭味和芫荽的特殊芳香味,勾引起志平的馋虫来,志平和父亲相向而坐。除了要一碟臭干小菜,还要了两碗炒面皮,炒面皮的做法也极为考究,皮薄容易入味,菱形除了好看,也极力讨口彩,所以这种肉末面皮是四邻八乡村人来镇上吃早点必配的一道特色了。
父亲两人,父子两人,吃完心满意足的离开早点店,这时父亲才说要去买点东西,他要去关大伯家一趟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