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带晓月回家(1 / 2)
一
志平安静下来时,总觉得那天云姐在火车站候车厅说的话不错,便跟李厂长请了两天假回老家一趟。
李厂长说:“你尽管放心回去,我把车间的资料统计好,等你回来哦!”
于是志平给母亲打了电话,告诉母亲他今天带晓月回去,那头母亲便激动地问:“就你两个人吗?”
志平疑惑地说:“我们去市里,顺路回来的。”
母亲说:“我以为他爸妈来呢?”
“不不,就我们两个人。”
母亲像是有点失望,又有点希望,一种很矛盾的心情,终于什么话也没说,期期艾艾地挂了电话。
接下来,志平就换了衣服,带着小月像是又要逛城去了。吕婶看到小月和志平并肩走过车间,笑眯眯的说:“俩人又去买衣服了。”然后又怪责女儿,少买一点衣服,有钱不如买酒喝。
“就知道喝喝喝,总有一天死在酒上。”晓月像是责怪不听话的孩子,志平都觉得惊讶。但他又觉得应该这样,只有如此,他才能完全拥有晓月。这时,他宁愿自己是幕后师爷,要不动声色地看她们母子起恩怨,又适可而止地出面化解矛盾。
一出门,晓月就像只快乐的小鸟,绕着志平飞。她一会拉着志平的手,一会又挽着志平胳膊,好像所有的动作都不能满足她的开心快乐。
两人终于在路边坐上去市里的中巴车,志平觉得此行的意义非同一般。他记得父亲几年前就关注他,要带一个女朋友回家的。后来生病,父亲就从此不再提了,他早已头发花白,对孩子的身体始终是块心病。继之而来的婚姻,同样也是忧心忡忡。志平觉得此时他一点没对晓月隐瞒病情,在双方自知自愿的情况下选择了对方。
此后,志平又自信地认为,晓月完全属于他了。而小月的父母,他认为那样的家庭,又能提出什么更高的要求呢?不过就是吃吃喝喝罢了。
志平觉得他完全可以掌控自己和晓月的婚姻了,那是男人的自信,由里而外的霸气,他需要身边有个听话的人,需要一个对他崇拜的人,这些需求,年轻漂亮的晓月都完美的具备了。
二
中午,志平回到莲花大队,正是孩子们放学的时候,当志平和晓月顺着大路走过学校门口,看到那么多人好奇的眼光,就觉得很幸福。甚至有些男人多看晓月几眼,志平也是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
两人竟然没有再坐车,走了七八里路才到了村里。两人骄傲地穿过村道,走进小院,志平进家门,就大声地喊爸妈,却不料妹妹从屋里冲出来,她一看到哥哥带着个女孩就惊喜的问:“你们是走回来的吗?”
然后又招呼晓月“大姐好”,晓月便不好意思的笑笑。这时母亲从屋里出来,开心地拉着晓月的手问志平:“哦,这可就是我们家的月儿了。”
晓月便轻声叫了“阿姨好”,母亲却回答的那么响亮。等坐下来的时候,志平才问妹妹什么时候才回来的。
“只比你们早有半天,我一早就从市里坐了早班车回到街上,然后跟妈妈碰头,买了一大堆菜,特地犒劳你和大姐。”
“哈哈哈”,志平仰头大笑,又说“别叫大姐,只叫晓月就好了。”
“大姐无大小,我哥的人就是我姐。”
志英也格外兴奋,说的话也果断笃定。
一会,父亲从河边洗菜回来,一进门就连声道歉:“哎呦呦,我们忙着买菜洗菜,没空夫去接你们,走的可累啊?从大路回来不近哦!”
“不累。”晓月依然眯眯的笑着,她看父亲的时候,父亲也疼爱的看着她喃喃地说:“一切都是缘分哦!”
等会志英领着晓月去楼上玩了,父亲也去厨房烧菜。母亲便对着志平神情复杂地说:“太小了,这么嫩生啊!”
志平听得不明白,问:“年轻不好啊?”
“不是这样说,怕不懂事,以后有变化呢?”
母亲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原来母亲并不在意儿媳妇的长相身高,她只是在意两人能否长久,白头偕老才是做母亲最期盼的。
至于是否年轻漂亮,她一点也不关心。相反,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漂亮又年轻,反而是起变数的主要原因。
志平听得一声不吭,他没觉得母亲判断有什么不妥,但他更加觉的男人只要足够优秀,自然能牵制住女人,何况现在小月动不动都会因为他哭的梨花带雨,他哪里会认为小月会离开她呢?母亲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天嘛!
志平不屑一顾地摆摆手,让母亲尽管放心,她自信地对母亲说:“我虽然不能让她要死要活,但我随时让她哭,也能让她笑,她没有我的话,那也真是不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