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匠意渐通,转机初现(1 / 2)
匠意渐通,转机初现
画师们带来的图纸并非新式建筑的设计图,而是一些唐朝现有宫殿、庙宇、民居的细致描绘。
李元婴指着其中一张图,正是张传统工匠参与修建的寺庙。
“张师傅,您技艺精湛,这寺庙的斗拱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只是……”李元婴顿了顿,“您看这屋檐,雨季排水是否有些不畅?若是长期积水,恐怕会影响建筑寿命。”
张传统工匠本想反驳,可图纸上的细节描绘得一丝不苟,让他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其他工匠也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对这些建筑的缺陷并非一无所知,只是碍于传统,从未想过改变。
李元婴又展示了几张图纸,指出了各种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基的稳固性到建筑材料的耐用性,一一分析,句句切中要害。
工匠们脸上的表情从不屑到疑惑,再到深思。
“殿下,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并非不知,只是……”张传统工匠语气缓和了一些,“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们不敢轻易更改。”
李元婴微微一笑:“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祖宗的规矩是为了让建筑更好,而不是墨守成规。新的技术,也是为了让建筑更好,不是吗?”
说着,李元婴拿出另一叠图纸,正是新式建筑的设计图。
“这是我设计的皇宫,采用了新的结构和材料,不仅更加美观、坚固,而且还能避免之前那些问题。”
工匠们围过来,仔细研究图纸。
新颖的设计让他们眼前一亮,但同时也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李元婴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细节,从地基的加固到屋顶的防水,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的技巧,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这……真的能行吗?”一个年轻的工匠喃喃自语。
李元婴自信地笑了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如我们先建一个小模型试试?”
张传统工匠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殿下,如果真能像您说的那样……”
李元婴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张师傅,新的时代,已经来了。”
李元婴一声令下,说干就干!
模型材料很快备齐,几个年轻工匠跃跃欲试。
他们早就被李元婴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撩拨得心里痒痒的,如今有机会亲手实践,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大显身手。
“这榫卯结构,真妙啊!”一个小工匠一边组装模型,一边啧啧称奇,“比传统的严丝合缝,还更牢固!”
另一个工匠也兴奋地附和:“可不是嘛!还有这水泥,又快又结实,比用糯米浆快多了!”
看到年轻工匠们热情高涨,李元婴心中大喜,看来新时代的第一批“打工人”已经初具规模了!
他走到张传统工匠面前,一脸“孺子可教”的表情:“怎么样,张师傅?事实胜于雄辩啊!”
张传统工匠脸色铁青,看着那些“叛变”的年轻工匠,如同看着一群数典忘祖的逆徒。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雕虫小技!不过是些小玩意儿,能比得上真正的建筑?年轻人,不要被花里胡哨的东西迷了眼!”
几个年轻工匠顿时不乐意了。
“张师傅,你这就不对了!殿下这叫创新!是进步!”
“创新?进步?”张传统工匠冷笑一声,“我看是离经叛道!祖宗的规矩不能丢!”
眼看一场“传统vs创新”的大战一触即发,李元婴赶紧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为了大唐的建设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盛世气象!”他笑眯眯地对着张传统工匠说道,“张师傅,您经验丰富,不妨也来试试,指点一下这些年轻人?”
张传统工匠虽然心中不忿,但也不好驳了皇子的面子,只好勉强加入了模型的搭建。
没想到,一上手他就感觉到了不同。
这新式结构,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确实比传统的更加稳固。
他一边搭建,一边忍不住心中暗叹:难道,真的要变天了?
李元婴看着逐渐成型的模型,心中豪情万丈。
这小小的模型,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