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我左良玉可是大明第一忠臣啊!(2 / 2)
“可有查探清楚,来的究竟是谁数量有多少”
哨骑先是接过旁人递来的水喝了一大口,这才说道:
“回大人的话,来的是张献忠的部队,带兵的好像是李定国和刘文秀,至于人数,属下估计不下于五万!”
左良玉听到这话,瞬间就松了口气。
还好来的不是李自成,来的要是李自成的话,这仗可就没法打了,因为李自成加上张献忠,他们的兵力可是超过了七十万,而他自己只有两万。
两万对七十万,实在是打不了。
不过如果只是五万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而且他大概猜到为什么张献忠会派这五万人来了,无非就是想要拖住他,不让他救援信阳城。
甚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刚才那些前来打探消息的哨骑也是李定国他们派来的
李定国、李定国
一连在心中念叨了两遍这个名字,左良玉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他离开京城之时,朱慈烺也提到过这个名字。
还说有可能的话,最好可以将这个人生擒之后送来京城。
左良玉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太子爷会对一个反贼感兴趣,但还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很明显,朱慈烺对李定国也是很有兴趣的,并且想要劝降李定国。
毕竟怎么说也是一个民族英雄,能劝降再好不过了。
不过当然,朱慈烺也不是白痴,他并没有要求左良玉一定要活捉李定国,而是让他在不影响战况的情况下尽量生擒。
这也就是说,能生擒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无法生擒的话,那也无所谓了。
毕竟说到底,李定国现在也只是一个反贼!
他只有在明朝灭亡之后、建奴入主中原之时,才会成长为一个民族英雄!
不过伴随着朱慈烺的到来,这种事情大概率是不会发生了
与此同时,左良玉迅速召集麾下大将,准备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很快,众人便汇聚到了河边,因为有河流的缘故,这里倒是显得没有那么热了。
左良玉端坐在一块石头上,目光如炬的扫视了一圈麾下大将,随后这才说道:
“都听好了,张献忠那厮正攻打信阳城,而李定国、刘文秀率五万兵马在距离此处不过十里处的地方,似乎想要阻拦我们救援信阳。”
“咱们得尽快拿个主意!”
“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信阳城!”
他话音刚落,营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副将王猛皱着眉头,率先开口:
“将军,依我看,咱们直接杀奔信阳城算了,不必理会这五万农民军。”
“这五万农民军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何必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他这话刚说完,参将高虎却连连摇头,反驳道:
“万万不可!这五万人虽说战斗力不强,可要是咱们去救援信阳,他们趁机折返,与张献忠前后夹击,咱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到了那时,又该如何”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
左良玉静静地听着他们在讨论,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片刻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先是伸手制止了众人的争吵,随后这才沉声道:
“高虎说得在理,这五万人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不理会他们也不行。”
“他们要是在我们救援信阳的半路折返回来与张献忠合围的话,那咱们可就危险了,所以必须先击破这五万兵马,再去救援信阳城。”
“如此一来,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听到这话的时候,那些反对之人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军令很快便传达了下去,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瞬间加快了吃饭的动作。
他们狼吞虎咽,米饭、咸菜、大饼一股脑儿往嘴里塞,然后再随便灌上两口水,就算是解决了。
有的人因为吃的太快,甚至被噎得直翻白眼。
匆匆吃完后,众人马不停蹄地开始整军备战。
不到一刻钟,大军已然准备就绪,随即浩浩荡荡向着李定国、刘文秀的方向进发。
另一边,几个哨探也已经赶到了李定国和刘文秀面前。
然后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李定国和刘文秀静静地听着,脸上波澜不惊,似乎这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然而,二人的内心却是如同波涛的海浪一般翻涌。
因为他们知道想要拖住左良玉的两万大军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他们麾下的农民军,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加入他们的,这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打顺风局还凑合。
可要是打逆风局的话,那可就难说了!
说不定到时候还没开战,这些人就会作鸟兽散。
最终,李定国率先打破了沉默:
“这场仗不能硬拼,硬拼的话,咱们绝非对手。”
“既然不能硬拼,那就只能想办法将左良玉的大军引到别处,这样才不会耽误父亲的大计。”
刘文秀点了点头,深表赞同,随后又叹了口气,苦笑道:
“可这谈何容易左良玉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也算咱们的老对手了,他怎会不清楚咱们的兵力”
“五万和的二十万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他岂会轻易上当”
李定国听后,眉头皱得更深,沉思片刻后,咬了咬牙说道:
“事到如今,已别无他法,实在不行就只能和他拼一拼了。”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都不能影响父亲的计划。”
刘文秀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李定国的办法。
片刻之后,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大军再次向前推进。
烈日高悬,大地被烤得滚烫,士兵们的脚步扬起阵阵尘土。
随着双方逐渐靠近,距离已不足五里。
与此同时,双方的哨骑就发现了对方大军的踪迹。
左良玉这边,哨骑神色镇定迅速将消息汇报给左良玉。
李定国这边的哨骑却慌慌张张,连缰绳都差点没握住。
没办法,这就是正规军和杂牌军队的差距。
而得到消息后,左良玉这边的大军毫无波澜。
这些身经百战的官兵,早就从左良玉口中知晓此事,此时的他们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容,压根没把这五万农民军放在眼里。
反观李定国这边,却引起了一阵骚动。
那些农民军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恐惧之色。
毕竟他们可是听说了,之前张献忠哪怕有二十万人都打不过左良玉,如今让他们五万人去打左良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面对这种情况,李定国则是骑着马,在队伍中来回穿梭,尽力安抚这些农民军们。
不过此时此刻,李定国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他也不想把这些农民军当作炮灰,可此时的他,还未形成民族意识,在他心中,张献忠的命令就是一切。
哪怕让这些农民军当炮灰,也要完成张献忠交代的任务。
随后,李定国让老营的人充当督战队,站在队伍后方,时刻监视着众人的动向。
当双方大军遥遥相望时,李定国突然下令大军转向,朝着另外一边奔去。
眼看着不用和官兵起冲突,这些农民军顿时喜出望外,一个个拼命朝着另一边跑去。
李定国则紧紧盯着左良玉大军的动向,心中默默祈祷,只要左良玉的大军跟随他们而动,计划就算成功了。
然而,现实很快让他失望了。
左良玉虽然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好歹在军旅中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又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
更何况,他早就知道张献忠正在攻打信阳城,就更不可能中这个圈套了。
所以左良玉的大军压根没有转向的意思,依旧直奔信阳城而去。
眼看着自己的大军都已全部拐向另外一个方向,左良玉的大军却毫无追上来的意思,李定国心里明白,这个办法是行不通了。
左良玉显然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谋。
或者说,左良玉已经知道张献忠正在攻打信阳城,所以选择无视他们,想要直接奔赴信阳。
就在这时,刘文秀策马赶来,满脸焦急的说道:
“怎么办左良玉好像没上当。”
李定国叹了口气,无奈道: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只能跟他拼了。”
随即,李定国再次下达命令。
紧接着,督战队迅速上前,挥舞着皮鞭,将那些跑在最前方的农民军驱赶回来,迫使他们调转方向,目标直指左良玉的大军。
这下子,那些农民军可不干了。
本来眼看着就能逃走,官兵也没追他们,结果现在反倒要他们去和官兵正面冲突。
他们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拿着的不过是各种各样的农具,就这样去和那群全副武装的官兵打仗,这不是送死吗
当下,便有几个农民军不顾一切地想要逃离。
而督战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拔剑就将他们砍死在地。
顿时鲜血四溅,几具尸体就这么倒在了地上。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瞬间让剩下的人愣在了原地。
不是
怎么这就杀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