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提前预支(1 / 2)
用时五日,壶关城东土山已成。
赵基军中善射者轮番登山,与壶关守军对射。
赵基每日也会登上土山,对着城中守军射击一壶箭。
他每日只射一壶箭,每次就他一个人站在土山箭塔上进行精准狙杀。
这种时候,城内守军已不敢与他对射,都藏在门板后面,城墙之上不敢走动。
已经有许多人用生命、健康付出了代价,普通盾牌防护面积有限,举着盾牌难以遮盖全身,依旧会被赵基射中。
因此赵基第三次登上土山时,始终找不到射击的机会。
整个壶关东面城墙上,看不到人影。
城墙上搭建了木棚挡箭,就算有人往来移动,也是抬着门扇,生怕引来赵基的射杀。
可赵基半壶箭还未射光,只能继续观察城内,寻找适合的目标。
这种时候容不得任何的心慈手软,越是快速压制城内守军的反抗意志,双方损伤反而最低。
见赵基迟迟不走,城楼之内,高干忍不住又问:“若聚集城中强弩,一同发射,可能击杀此贼?”
“甚难,赵侯不仅善射,更能徒手接箭。今城中士气颓丧,已不能再战。”
一名军吏老老实实蹲在地上,抬头讲述:“待敌众攻城器械造好……我等危矣。”
高干不服,还通过窗扇隙缝观察赵基,他也清楚,如果晋军攻城,赵基站在土山之上,那守军会十分被动。
与攻城部队搏杀,那肯定会引来土山上的赵基,或其他精锐弓手的射杀。
若消极对抗,就城墙这么大的空间,稍稍退缩不肯出力,那很快就会被对方驱赶下城。
丢失一面城墙,晋军兵力雄厚,几乎等于全城沦陷。
高干也是无奈,只能通过隙缝用锐利眼光去刺赵基,恨不得瞪死赵基。
熬到午间时,赵基饿了,走下箭塔对附近等候的军吏、弓手说:“我回营用餐,你们与守军玩吧。”
“喏!”
胡谦混在军吏队伍里,对着赵基拱手长拜。
赵基将弓递给卫士,各处休息的弓手开始抢占位置,纷纷张弓开始抛撒箭矢。
守军一开始不敢还击,待各处勇敢的守军反击后,其他人才开始跟随射击。
生怕赵基没走,混在土山弓手里乘机射杀他们。
土山,山顶处是土木混合搭建、垒砌而成。
山顶可以站人,有更高的箭塔;同时山顶构建时铺埋了原木,搭建了两层低矮空间。
这种混合搭建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土方运输量。
因此整个土山南北展开,百余步长,足足有四道射击线。
精锐弓手在箭塔上负责狙杀,强弓手在山顶平地上引强弓进行覆盖性杀伤。
而他们脚下的两层空间里,强弩手屈身蹲在这里,从射击孔进行射击。
因空间低矮,因此这些强弩都是躺在地上用脚蹬的方式踏张上弦。
赵基引十几名骑士返回北面大营,营地内已经开始组建攻城器械,主要是各种云梯。
而旁边漳水河面上,时不时就有上游打捆抛入河面的原木。
这些原木结成木排,前后木排相连,自有熟练的引排人站在木排前端撑水、引航。
一串木排抵达,大营附近的小船就上前拦截,将木排拖拽到东岸,成为打造工程器械的原材料。
营地内,已烹好抓饭。
赵基简单洗漱后,就与等待他开饭的军吏团队们一起用餐。
这里说是大营,实际上也就虎步军驻扎。
各支骑队都是分散驻屯,以方便马匹觅食,降低后勤压力。
用餐时众人围坐,赵基端着一个鎏金铜盘,另一手握着木勺大口吃着抓饭。
铜盘上还有鎏银花纹做点缀,很快他就换第二盘,这才拿起一条老黄瓜咬一口。
清脆爽口,抓着黄瓜蘸了点醋,赵基才说:“攻城就在这两日之间,若无其他变故,明日聚集各队骑士。以骑士压阵,善射者登土山,虎步军攻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