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借用诗句(2 / 2)
内脏处理妥当后,就轮到分解猪肉了。
屠户们将猪肉剁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再用棕叶将其拴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大木盆里。
第一头猪的处理工作全部结束后,紧接着第二头猪又被抬了过来。
王清儿看完杀第一头猪的整个过程,心中感慨万千,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遍前世的岁月。
不知道爷爷家今年有没有杀年猪?
她并没有继续观看下去,而是牵着女儿的小手,缓缓地回到了清园。
毕竟,现在距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她打算先回清园里待着,等到了午饭时间再出来用餐。
主要是现在周氏和婆母根本不让她动手干活,她待在前面也无事可做。
回到清园后,王清儿自然也不会让自己闲着。
眼看着新年将至,她要亲自制作一些红封,以便过年时分发给自家的弟妹、晚辈以及家中的丫鬟小厮们。
除此之外,这几日她还领着几个孩子一同制作大红色的灯笼。
这些灯笼的设计图皆出自王清儿之手,她精心绘制了每一个细节,然后交由家中一位心灵手巧的小厮用竹子打造出灯笼的框架。
这些框架形态各异,有兔子、熊猫、小狗、小猫等等,充满了童趣和创意。
待小厮完成框架的制作后,王清儿便带领家中的几位姑娘一同动手糊制灯笼。
她们先用红纸将框架包裹起来,再在灯笼上绘制各种图案。至于要画什么样的图案,则完全由姑娘们自由发挥,无论是花朵、动物还是人物,都可以尽情展现她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王清儿自己也参与其中,她的绘画风格多样,既有可爱的卡通形象,也有典雅的古风图案。
不仅如此,她还会在灯笼上题诗一首,为这些作品增添一份文化气息。
至于写的什么诗句嘛,自然不是她着作的,毕竟她自认为没有那样的才情去吟诗作词。
自然是剽窃……
呃,其实也不算剽窃,是借用。
借用那些名家的着作,而且所选的诗句都与过年有关的喜庆诗句。
比如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描绘了春节时热闹的景象,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屠苏酒里,让人感受到新年的气息。
还有“岁月新更又一春,迎春还是旧年人”,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虽然岁月更新了,但迎接春天的还是那些熟悉的人,有一种淡淡的感慨。
另外还有“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这句诗则体现了一种别样的过年氛围,别人都在忙碌着准备除夕,而她却在挑灯夜战,挑选着旧诗,别有一番情趣。
好吧,其实她就是在拣旧诗啦。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过年方式吧。
原本她还打算在灯笼上写上一些灯谜,让弟弟妹妹们一起来猜。
她在脑子里仔细搜寻了一些灯谜,瞬间就觉得太烧脑子了,只得暂时作罢。
等她日后慢慢的把字谜整理一下,来年过节时再玩猜灯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