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三叔公对楚正林的开导(1 / 2)
三叔公见楚正林已经在开始反思自己了,而且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彻底的让楚正林正视自己,正视楚凡这个魏国的皇帝,让他知道自己和陛下的差距并不是说以前对魏国的付出多少就能决定的,而是在于对局势的把控和对国家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
三叔公继续说道:“你从小跟着你的父皇学习治国之道,然而你父皇所教授你的都是前人的治国经验,一直以来魏国内部的问题都从来没有得到解决过,而你父皇一生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变故,所以他所教授你的治国之道基本上都是平稳发展魏国的。
就算是你当上魏国的皇帝也不可能做的比你父亲更好,然而楚凡却不同,他以前的经历虽然看上去只是吃喝玩乐,但他所经历的事情比你多了太多,他明白魏国的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也明白魏国的未来应该怎么发展。”
接着三叔公用着一种十分严肃的语气说道:“楚正林你连这样的挫折都看不开的话,那么你成为当初的楚凡的话,你是不是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从小的时候就没有修炼武学的天赋,也没有文学才能在当时的楚凡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就连哪些朝廷大臣都不允许自家的子女和他玩耍,然而陛下却像你这样不敢面对生活了嘛?”
楚正林回想起以前小的时候楚凡所受到的歧视,把自己带入其中的话那么自己恐怕早就一蹶不振了。要知道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能就算是一个平凡人也没有什么,可是楚凡是魏国的皇子,一个皇子就算是太过平庸都是一种耻辱。
更别说这样出身在武者世家的皇族没有修炼天赋,作为皇子却没有文采。这几样每一样都足以让人绝望,然而楚凡却从未放弃,反而在逆境中磨砺出坚韧的心志,能够在复杂的朝政当中看透所有人的人心。
楚正林感慨的回答道:“三叔公说的有理,自己的确被自己的过去束缚住了,自己过去因为自己协助着父皇处理政务,所以朝廷的大臣都是对自己阿谀奉承,自己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如果自己继承皇位的话,就算没有匈奴入侵和河东九州的危机魏国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到时候朝廷当中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臣们依然会占据着重要职位,而自己可能还会在他们的阿谀奉承当中失去自我做出危害魏国的事情。
可是就算是有着万般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楚凡绝对没有自己做的好。那就是自己会想着如何给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不是像他那样只顾着国家大事而根本没有想过为自己的亲人复仇。
就算当初父皇和母后没有给予他太多的关爱,但父皇和母后毕竟也是他的父母,自己的父母被害他怎能如此的无动于衷?不做出任何的举动。”
楚正林的话再一次的让三叔公有些失望了,要知道楚凡所做的事情可是比为自己的父母报仇的格局要大很多;而且当初楚凡还没有成为武者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自己父母的死其中有着各种隐情,所以才没有做出过多的举动。
可是现在离当初的事已经过了一年多了楚正林既然还没有完全的反应过来,三叔公在心中感慨到还好当初没有把魏国交给楚正林手中,否则魏国可能早已衰败下去了,哪里有现在如此的昌盛景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