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长短经卷一 大政大体篇(一)(2 / 2)
用人得当
1.齐桓公与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管仲曾为公子纠效力,并差点射杀小白。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后,听从鲍叔牙的举荐,摒弃前嫌,重用管仲。管仲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经济上,发展盐铁专卖,鼓励商业贸易,使齐国经济迅速繁荣;军事上,建立了多层次的军事组织,增强了齐国的军事实力;政治上,整顿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业。
2.刘备与诸葛亮: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隆中对》,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此后,诸葛亮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为刘备赢得立足之地,进而夺取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尽心竭力地辅佐后主刘禅,对内发展经济、严明法治,对外多次北伐中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用人失察
1.赵王迁与赵括:战国时期,秦国进攻赵国,赵王迁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取代廉颇担任赵军主将。赵括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中,他盲目出击,被秦军包围,最终赵军四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赵国的灭亡,这一事件成为用人不当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2.唐玄宗与安禄山: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生活逐渐奢靡。安禄山善于伪装,通过阿谀奉承获得唐玄宗的宠信,被任命为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掌握了大量的军事力量。然而,安禄山野心勃勃,发动了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使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央集权被削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唐玄宗因用人失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