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闺智部贤哲卷一(一)(1 / 2)
《智囊全集》闺智部贤哲卷,宛如一座珍藏着古代奇女子非凡智慧与高洁品德的宝库,每一则故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我们展现了那些虽身处闺阁,却以卓越见识和高尚情操照亮历史长河的女性群像。
赵威后见齐使:民本思想的光辉典范
战国时期,诸国纷争,局势波谲云诡。一日,齐王派遣使者奔赴赵国,欲向赵威后致以问候。使者怀揣国书,恭敬地踏入赵威后的宫殿。然而,赵威后接过国书后,并未如常规礼仪那般,率先询问齐王的安康,而是抛出了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她神色关切,语气急切地问道:“齐国今年的庄稼收成如何?百姓们可还安居乐业?”使者闻言,微微一怔,心中或许在暗自揣测这位太后的意图。但赵威后并未给他过多思考的时间,紧接着又追问:“至于齐王,他一切可好?”
赵威后的这一番举动,看似不合常理,实则蕴含着她深刻的治国理念。在她眼中,国家的根基在于百姓,只有庄稼丰收,百姓们才能丰衣足食;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若将国家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百姓便是这座大厦的基石,齐王则是大厦的顶端装饰。若基石不稳,顶端再华丽又有何用?这一系列问题,彰显出赵威后以民为本的远见卓识,她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绝非仅仅取决于君主的个人安危,更在于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这种将百姓置于首位的政治智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治国理政的正确方向。
乐羊子妻贤孝双全:家庭美德的践行楷模
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乐羊子与妻子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一日,乐羊子外出时,偶然在路边捡到一块金饼。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交了好运,急忙跑回家中,向妻子展示自己的“意外之财”。
然而,乐羊子妻却并未露出欣喜之色。她面容严肃,目光坚定地看着丈夫,缓缓说道:“有志气的人,连盗泉的水都不愿饮用,因为他们在乎自己的品德操守;廉洁的人,即便是嗟来之食也不会接受,这是对尊严的坚守。如今,你捡到别人丢失的财物,却想据为己有,这不是有损自己的品德吗?”乐羊子听后,满脸羞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赶忙将金饼归还给失主。
后来,乐羊子决定外出求学,期望能够增长见识,提升自己。但仅仅过了一年,他便因思乡心切,中途折返回家。妻子见他突然归来,心中疑惑,询问缘由。乐羊子如实相告,妻子听后,并未责备,而是拿起剪刀,走到织布机前。
她指着正在编织的布匹,语重心长地说:“这布是我一根丝一根丝织成的,日积月累,才有了现在的长度。若我此刻剪断它,之前付出的心血便付诸东流。你求学也是如此,若半途而废,与我剪断这布又有何区别?”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深受触动,毅然决定返回学堂,继续完成学业。
不仅如此,乐羊子妻在家中更是勤勉持家,孝顺婆婆。有一次,婆婆趁邻家的鸡误入自家院子时,将其抓住烹煮。乐羊子妻看到这一幕,心中满是难过。她并非嫌弃鸡肉,而是觉得这种行为违背了道德准则,饮食中掺杂了别人家的东西,这让她内心不安。她默默流泪,不愿食用这鸡肉,以此表达自己对品德的坚守。乐羊子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成为了家庭美德的践行楷模,不仅帮助丈夫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还以高尚的品德维护了家庭的和谐与尊严。
邓曼:深明大义的智慧之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