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5)(1 / 2)
“我说老潘哪,”宋礼更不客气,“你就没看出来,各县按人头分的工程量大体相当,可十几天下来,进度大不一样吗?要这么个磨蹭的挖法,雨季之前主体工程铁定挖不完。你去找一下周都督,官军少干些都行,调一些人专督那些进度慢的县,可以再早起一点儿,晚收一点,还赶不上去,犒赏粮一律免掉。你和芮鲇就代我行此职责,争取主体工程在六月底前完工。”宋礼自顾自说话,根本没看潘叔正扭过的头、一脸的官司相。“这几日,到我住处为治运献计的人不少,听得出来,有出实招的,也有巴结朝廷大员的,我带上工部的几个随员要实地走一走,凿实了。此项工程一结,马上转入下一项。”“大人,古人还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呢,”潘叔正所问非所答,“民丁们现在就睡三个多时辰,再早起晚睡,连点喘息的工夫都没有了!”“没有了又怎样?”潘叔正婉转的劝说,宋礼根本无动于衷,“外间议论我驭下太急,老潘啊,不急又何能成事?到了六月还不能完工,上有雨水,下有河水,泡水里劳作舒服?他们今天或许骂我,但后世说不定会立祠祭奠我呢!”
又叫宋礼说中了。他的火爆脾气和累死一批人也要保工期的做法招致了无数人的谩骂和非议,一些御史和给事中甚至上折子参他,皇上虽未深究,心中也是耿耿,上上下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亲近他。卖了那么大的劲儿,临终之时,皇上也对他不冷不热,蔺芳先他逝世,除了原吉、金纯等少数人,同僚们致祭的都少。家里穷的连葬礼都办不起,他恐怕死都不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洪熙改元,仁宗高炽即位,才在吕震的请求下遵循朝廷二品官员予以祭葬的旧例,此时离他去世已经两年多了。
七十年后就不同了。孝宗弘治年间,运河的长久之利,使人们想起了这位治河的先人,皇上下旨,在南旺建祠祭奠当年的治河能臣宋礼,以功绩仅次于他的周长和金纯配祀,宋礼的千秋功绩尤其是“南旺导汶”的奇策才得以光大、弘扬和流传。
“至于让民丁的喘息,”宋礼心中不快,“你去考虑,既要加快进度往前赶,还要民丁满意赞朝廷,这样的万全之策你去拿,你不是‘书正’吗!”说完便往回走,把个潘叔正一人愣愣地扔在了大堤上。嘿!想劝宋礼,自己倒弄个大窝脖儿。
新的黄河由淮入海之道是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县黑洋山决口后淤满了贾鲁所修的引黄入淮之道后自然冲出的河道,虽说不上十分顺畅,大致走水还是可行的。金纯、蔺芳等人从山东溯旧河道西上,到了最易决口的开封附近,再从祥符向东折而向南,沿黄河新道抵淮河,再回济宁,一路上不知走访了多少耆老,两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金纯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潘叔正乍见了竟不敢相认,边行礼边笑道:“二位大人像是从酱缸里走了一遭。”
“彼此、彼此。府尊大人就不要过谦了。”蔺芳苦中取乐。的确,潘叔正也没好哪儿去。这些长年在衙里的人,突然间风吹日晒,老天爷给每一个眷顾的人都上了些颜色,大家相互看看,一齐笑起来。见礼后金纯居中坐了,问宋尚书何时能回来。潘叔正虽对宋礼的行事风格不大满意,但对他的为人处事和不辞辛苦深深钦佩着:“他是三头都牵挂着。既要虑着下一步运河水源的事,又放心不下会通河的清淤,还要我时常打听你二人的消息。在泗水走了近一个月,中途回来了两次,前日又去看汶水,说是你二位回来,可直接到汶上县找他。”
没见着宋礼,满腹的话无处去说,金、蔺二人未免有些失落,在府衙里坐不住。潘叔正看出了二人的心思,凑趣道:“二位大人一路上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日头就要落山了,今日就在府中歇一歇,济宁虽没甚好酒,但本地产的桂花春也着实不错,再配上百日鸡、菊花虾和爆炒鱼片几道名菜,膳后管保二位睡个安稳觉,明日再去汶上见宋大人,顺道访一访我的模范知县史诚祖,可好?”
如此周全的安排,金纯、蔺芳确实无话可说了。汶上县位于济宁东北,西南有蜀山,山下就是着名的蜀山湖,东北又有汶水,西流注入大清河,会通河自西而东北穿境而过,经过史诚祖多年的治理,一路走来,一派鱼米之乡的繁荣。欣赏着史诚祖的治绩,不觉间,金纯、蔺芳二人已到了汶上县衙。说来也巧,正赶上宋礼要处理一件朝廷送来的公文,也在县上,二人不用东奔西走去找了,自然高兴。史诚祖热情地迎上,见礼后各自落座。
“难怪皇上树你为模范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过吉安知府的蔺芳看到汶上,看到史诚祖,满心的赞誉禁不住一下子涌出来,“你的治绩就是与众不同啊!进到县境,事事井井有条,处处是忙碌的身影,田野中绿油油一片,眼前的田园风光,心中的桃源享受。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艳羡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了,县尊大人,从你新辟的田土里也为我备个三、五亩如何?”
“蔺主事的本领天下共知,三、五亩太少,给你个三、五十顷,不过是最薄的田,三、五年种肥了再还我不迟。”史诚祖拱拱手道。
“果然都厉害,谁也不吃亏。”金纯调侃道。宋礼处理完公文,走进正厅,几个人都站起来行礼。阔别了两个月,又是领命视事,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史诚祖知趣:“几位大人议事,我就去备午膳,汶上是鱼米之乡,自然也有几样好吃不贵的看家菜,一起上来请大人们品尝品尝。”边说边退了出去。
宋礼望着史诚祖的背影,笑道:“这个史老抠,今天也大方一回,我在他这儿吃了几次饭,也没说过什么看家菜,还是你们二位有面子。”“不对,应该是大人您不给他大方的机会吧?”想起第一天进山东的情形,金纯插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