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中医药调理小儿多动症(2 / 2)
[治则]清心养阴,豁痰开窍,安神定志。
[方药]生地12克,茯苓10克,莲子心6克,龙齿15克,炒枣仁10克,菖蒲6克,百合15克,知母8克,浮小麦20克,郁金6克,大枣10枚。服10剂后,睡眠明显好转,每夜可达7~8小时。仍有自言自语,舌红、苔中薄腻。前方加减:生地10克,浮小麦20克,菖蒲6克,百合15克,知母8克,黄连5克,郁金6克,大枣10枚,远志6克,炒枣仁10克,茯苓9克,甘草3克。连服二个月,症情基本控制,记忆力明显增加,现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评析]小儿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近年来,现代医学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成熟,常用药物包括苯丙胺、利太林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症状。然而,中医则主张辨证论治,通过整体调理来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1:患儿主要表现为多动烦躁,舌红少苔,脉滑数有力。中医诊断为心火亢盛阴液被灼。针对这种情况,治疗方案以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为主,以达到镇静安神、清热养阴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最终痊愈。
病例2:患儿主要表现为阴虚血燥,痰火内扰。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采用百合知母汤合甘麦大枣汤为主方,配以菖蒲、远志、郁金等草药,以达到豁痰开窍、强脑益智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取得显着疗效。
总之,中医和现代医学在治疗小儿多动症方面各有所长,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生应保持密切沟通,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家长还需关注患儿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儿树立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