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太师(2 / 2)
李邦华欲言又止,感觉总兵似乎对吴三桂很有偏见。
反正祖大寿已经很不听话了,换一个人,结果还能更坏不成?
他吴三桂总不可能把满清放进关吧?
“吴三桂的事情可以放之后再说,总之,参谋局一定要出一个如果吴三桂开关的方案出来,我亲自审阅。”
说着,高承又看向宋昌义。
“宋科长,根据你的了解,明廷的册封在即,这些日子,我不想再谈某些事情。
“你可以拿满清鞑子入关去堵别人的嘴,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拎得清,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不重要的事!”
宋昌义颔首,他很明智,或者说,很不讲究。
虽然他也是旧文人的一员,并且还是主管礼部事务,但是至今为止,他还没有过一次劝进。
高承很欣赏他的工作状态,虽然有些摆烂的意思,不过能在这件事上摆烂,也足以证明他对于劝进的反对了。
至于陈开卷,则要负责和明廷商议。
五省总督熊文灿眼下只是在大明挂个名字,实则已经到了陈开卷手下,做了专门应对大明的事务官。
薪酬不高,名利也不够大,不过熊文灿很清楚自己的状况,并没有摆什么架子。
更何况,至少在目前的总兵府,做事才是衡量一个人名声的唯一标准,李邦华从始至终没有做过参谋局的局长,也不妨碍他现在名声如同宰相一般。
崇祯杨嗣昌二人为了大明的脸面,当然选择继续绥靖,可是绥靖也得有个由头啊。
陈开卷他们最后制定的名号是“太子太师、上柱国、特进荣禄大夫、右都督领都督南直、浙、赣、湘、鄂、闽、粤、桂诸军事、陕西招讨使、四川招讨使。”
名号很长,对应的权力也很大,不过高承相信崇祯会同意的。
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大明也已经没有一点控制权了!
他只是把已经埋藏了许多年的事情,突然一下曝光了出来而已。
至于河南招讨使和山东招讨使二官职,则是崇祯的底线,绝无可能!
想到自己即将有的官职,高承也不免感慨。
再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自己也就凑够权臣篡位套餐了……
对于这一方面的讨论,没人有意见。
即便是提出意见的李邦华,也是希望改成左都督领都督天下诸军事,不过被高承拒绝了。
他明白李邦华希望赶快解救整个大明的企图,可是真让崇祯发了脾气,做出什么也不奇怪。
眼下,还是不能太气着他!
至于最后一件事,则是和兵事科的姜护,也就是原来的姜石头,自己的首任秘书,商量调兵的事情,以及郑芝龙攻打越南的反馈。
就在商量的同时,按照计划,高放已经开始围攻襄阳城,并且准备清除湖北境内的一切抵抗势力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