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老天助句不助唐(1 / 2)

加入书签

【百济主动迎战,苏定方迎头痛击。

一场大战下来,苏定方率领的唐军干脆利落的击败了百济军,共斩杀一万余人,并且乘胜攻入了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

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

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说:“国王和太子虽然都出了城,但依然还活着。叔父统领兵马擅自称王,如果唐军撤退,我父子性命就无法保全了。”

于是文思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泰无法制止。

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

城中看到唐军旗帜竟然插在了自家城墙上,人心惶恐,士气迅速衰落。

扶余泰处境窘迫,他见再无抵抗的条件,于是便开门请降。

不久后,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义慈来降,太子隆与众城主皆前来奉表归诚。】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

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

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

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百济府城。】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一月,百济国第三十一代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前后已经消灭三个国家,而且还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赏赐的珍宝无法统计,唐廷“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其子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大唐这一次攻灭百济国,乃是华夏古代战争史上非常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

这场战斗规模空前,充分体现了唐朝初年强大的水军建设和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

高句丽失去盟国百济之后,从此陷入孤立境地。

而唐朝却可以百济故土为战略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这也确实为后来高句丽的最终灭亡打下坚实基础。】

“哈哈哈!狗东西,看你们这次还能蹦跶多久!”

“啧啧!这苏定方真是不得了。”

“献俘都献了三次...而且还都是国王级别的俘虏,简直太残暴了!”

“苏定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唐朝,你要是换成大怂.....恐怕献俘的时候,就是苏定方被撸下去的时候吧?”

【当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领李勣、李道宗等多位将领亲征高句丽。

但李世民在围攻安市城时,一直打到了九月份,却依然未能将其攻克。

随着冬天的临近,草枯水冻,大军难以久留,李世民只能率军撤回,遗憾的失去了攻灭高句丽的机会。

而这一次,唐高宗誓要完成父亲李世民的宏愿,苏定方回国献俘后不久,唐高宗便开始策划起第二次征伐大战!】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二月,朝廷诏以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合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一月,朝廷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