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以魏代金(1 / 2)
周野的北伐,兵分两路。
一路走陆路,从凌州北上,由杨志挂帅,稳扎稳打,攻打辽国的南京,也是以后的北京。
一路走海路,他亲自带兵,海军运送骑兵,从登州直接到锦州登陆,攻打辽国的中京大定。
此时金辽战争已经打了几年,金国已经占据辽国的上京和东京。
辽国早已经是外强中干,苟延残喘。
周野模仿金国的手段,攻下一地就取消辽国乱政,宣扬自己治下的新政策。
很快,两路大军都成功达成目标,攻下了辽国的南京和中京。
周边城市更是直接投降归顺,辽国皇帝龟缩到仅剩的西京。
这时最恼火的不是辽国皇帝,而是金太祖阿骨打。
因为他此时准备多年,知道辽国后方空虚,也要南下,却被周野抢了先。
他派人言辞激烈地呵斥了周野的行为。
周野没有理会,和阿骨打同盟的是宋廷,又不是他晁盖。
周野一方面下令杨志,不惜一切代价取下西京,另一方面,大量收编辽国本地骑兵,准备拒城抗金。
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也想不到,这个天下说变就变。
强大的辽国突然倒塌,被新的力量分食干净。
如果阿骨打是穿越者一定会张嘴大骂:“你拿的是我的剧本!”
杨志不负众望,拿下西京,并活捉了辽帝。
周野直接就地宣布建国。
因为太平天国,还是太过宗教化,如今周野的统治下有许多异族人,正需要他们出力,不能因为宗教而分化。
所以周野改国号魏,魏武帝的魏。
宋廷瑟瑟发抖,而金太祖阿骨打则怒而兴兵。
金国的铁骑,号称十万。
周野不想用刚改编的辽国军队硬抗,那样只会以卵击石。
他把手下将领分布到各个的城市中,坚壁清野,死守城门。
金兵要是越过城池,就随他们去。
要是拼死攻城,能守则守,守不住,就只保留沿海的城市。
失地存人,人地皆存也。
周野的海军有一万人的船队,沿海补给非常方便,最后一道防线非常稳固。
金兵尝试着攻了几次城池,却惊讶地发现,明明还是辽国的城市,只是换了将领,甚至里面的士兵很多都是原守军,就不一样了。
怎么打都打不进去!
他们在原辽国的中京和南京之间徘徊了一个月。
后方传来了坏消息。
周野利用海军登陆作战,攻了他们手中的东京辽阳。
金太祖只能仓皇后撤。
他想撤了,周野却又不想让他撤了。
层层阻击下,阿骨打从来没有觉得骑马赶路会这么慢。
他打辽国的时候一路高歌猛进,锋芒犀利,如今辽国被魏国取代,他的攻势突然被阻,像是被踩了刹车。
至此,攻守之势易矣。
……
周野在北方和金国对峙。
为了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周野派人联络了高丽。
叫他们偷袭金国后方。
高丽棒子的自大是自古传承的。
被使者吹捧了几句,竟然真的以为金国已经元气大伤,派了重兵屯兵边境,疯狂地挑衅作死。
阿骨打正因南下失利而恼火,大手一挥派了一支偏军势要灭掉高丽。
此次挑拨之计,全靠李俊等人才得以成功。
李俊此时已经占据暹罗,自立为王。
派了使臣要奉魏国为中原正主,暹罗国世代为中原之国的附属。
周野知道他虽然身在番邦还心系中原,自然同意了。
李俊身为暹罗王和高丽王有贸易往来,有他引荐,挑拨之计才顺利完成。
周野为了感谢他,帮他占领了高丽旁边的耽罗,并改名济州岛。
话分两头,北方这边周野因为要巩固政权,难以继续北伐,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南方就不一样,山东这边兵马强壮,后方稳定。
公孙胜调用了林冲,徐宁为将,再闯京都汴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