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榨干最后一丝价值(6k求订)(1 / 2)
第220章榨干最后一丝价值(6k求订)
飘了,真是他妈的飘了啊。
当杨孙李三人你一言我一嘴的强调着他们在公司的贡献,对公司战略层面的事情指手画脚时,陈立的脸也跟着越来越黑。
尤其是杨俊飞最后说的那句话更是让陈立心底怒火丛生。
这三个人里杨俊飞是最年轻,脑袋最灵光,想法也最多的,这种人在这个年纪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会有这样的野心和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正常。
但这在团队里是大忌。
陈立虽然跟他项目组里的人走的很近,但这是中层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就像吕尧也会亲自下基层,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基层,有时候还会跟人唱双簧,以此获取真实的信息。
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就像是在纽北赛道上刷极速成绩。
想要获得好成绩那你打造出来的东西就必须是真正用心的,不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溜你就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执着纽北或其他公开的竞赛测试项目,主要还是因为测试项造假的可太多了。
就像2015年这个时间点的车企。
国内版和国外版的车在安全性能上是截然不同的,有些车企既想要节约成本又想要通过测试,就会给车子的测试项上保持用料,其他不测试的地方就狠狠的偷工减料。
而在未来,某些车企为了拉踩甚至还会选择公开作弊,就算被扒出来了也完全闷头不发声,拼的就是对市场舆论的把控,以及信息茧房的厚度。
而当一个团队里出现杨俊飞,孙军,李建国这样的人,那这个团队的向心力就会逐渐垮掉。
这就相当于那台刷极速的车上核心部件开始出现问题了,一旦核心部件出现问题,别说冲刺好成绩了,车毁人亡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陈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跟这三个人划清界限,然后把情况汇报给吕尧,把这三人即刻开除,并打消其他人心中的疑虑。
但还是那句话。
《射了个射》项目组起太缺人手了,尤其这三个还是技术骨干,开除他们容易,但后续怎么办
所以陈立等杨俊飞说完就虎着脸起身,居高临下的盯着杨俊飞他们:“这种话今晚就只有咱们四个知道,我可以当没听见。但你们要是还抱着这样的想法,甚至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辞职报告我时刻给你们准备着。”
陈立说完就打算走人。
但他最终还是心软,背对着杨孙李三人说道:“我再提醒你们一句,千万别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销售行业的人,一旦做出点成绩后很容易就会飘了,觉得老板不过如此,自己都那么牛逼了为什么还要受老板的气
慢慢的这些人就会跳出来自己单干,然后被社会一圈毒打,才知道有些事情的运转逻辑压根不是他们想的那样的。
可偏偏这些血的教训,光听别人说作用还不大。
只有等自己也出去碰的一头血了,他们才知道自己当初有多单纯,有多愚蠢。
陈立不打算教他们做人,该说的话也都说了,如果他们能自己及时醒悟过来那往后都好办,如果醒悟不过来,那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毕竟他都没把这件事捅给吕总。
……
团建之后,陈立能感觉到他们项目组这边的氛围有所好转。
虽然人手依旧紧张,很多方案也被砍了,但在这样的压力下,反而促使他们必须精益求精,尽可能的追求效能最大化,以此来确保《射了个射》这款游戏的良好运行。
就连杨孙李三人也都不在公司散播负面情绪,只是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怎么高,工作的态度甚至是有点糊弄了。
看在过往的情分,以及现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陈立忍了。
不过他还是向上面递交了扩招人手的报告,希望新鲜血液的加入,可以让之前的老油条们稍微有点危机感。
吕尧这边也拿到了陈立递交上来的扩招请求,实际上,上南光岸网络有限公司这边一直都挂着高薪招聘的启示,甘晓曦也一直在搜罗着市场上的游戏行业人才。
但这种技术性的人才跟好男人/好女人一样,并不怎么在市场上流通。
各大厂商都会把这类人员捂在手心里,薪资待遇方面也会给的足足的,就算是遇上经济不景气了要裁员,那一般也会先从无关紧要的方面进行裁员。
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那就是大厂的技术性人才。
大厂是一个有点类似官场的地方,在那里面技术反而是次要的,人情世故还在技术之上,而不通人情世故,门头干事的技术人员就很容易成为hr们降本增效的目标。
比如滴滴在未来就会有一次服务器崩溃,长达二十个小时的时间里滴滴出行软件业务逻辑出错,损失千万级订单量和超4亿的成交额,直接间接造成的损失高达十亿级。
而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降本增效降到了集团深水区,把真正干事儿的人给干掉了。
十年后的滴滴也再也不是“滴滴大战”时的那个滴滴了。
不然滴滴的业务也不会在十年后被高德追上,高德地图在十年后日活用户过亿,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40,日均订单量破千万。
同样的事情在2015年仍旧存在。
吕尧挖过来的冯暨等人,就是大厂内部官僚形式的牺牲品,把真正干活的给开掉,反而让一群搞营销做业绩的销售在项目内作威作福。
但光想着捡漏大厂不要的技术人才来发展壮大,这是不现实的。
更别说这里面还涉及了地域的阻隔。
所以吕尧这边早在去年年尾的时候,就在跟校方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合作。
国内院校课程教授的游戏行业知识大部分都是过时的,学的那些东西不能说毫无用处,只能说用处不大,所以很多游戏,动漫,建模或画图行业的学生在正式进入职场前,都会进入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职前培训。
吕尧以前有个高中同学就是搞这个的,他在鲁州省搞这一块还搞得有声有色。
刚毕业那会儿聚会的时候还听那位哥们抱怨过,说现在大学生上四年大学不如一年校外培训,尤其是吕尧刚才说的那几个行业。
学校里压根不会教你最新的ae,aya,3dax软件的使用,这些东西你都得自己学。
在这些校外培训的机构里,不难发现一些好苗子,所以吕尧跟上南,上南周边甚至散装省周边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都做了对接。
校培生计划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只是校培生计划是一项长期投入,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吕尧特地找陈立聊了一次:“现在国内游戏行业,尤其是手游行业蓬勃发展,咱们上南旁边还有大海市这么个超一线城市虹吸着,短期内人手确实难办,还得让你们那边再辛苦下。”
“我给你们月绩效再提高一些,让大家多担待下。”
陈立也明白现在的情况,吕尧还愿意给项目组加绩效,他还能说啥
闷头干呗。
等到快四月底的时候,吕尧公司第一批校培生已经可以熟练胜任他们公司一些简单基本的工作了,新鲜大学生进入职场虽然毛手毛脚,做事情也容易出岔子。
但职场新人就一点好——虚心,热情,任劳任怨,尤其2015年还是个你多劳就能多得的增量时代。
所以新一批的职员大批量进入职场后,很快就让光岸网络各大项目组多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冯暨和杨琦那边甚至还重点提拔了几个新人。
因为这些新人的脑子确实灵光好用,和现代互联网最新的动态之间呈现出彼此纠缠的状态。
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是很快的。
企鹅二十多年四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抖音不到十年间内容风向变动多达八次,就算是阿里也一直在紧跟互联网趋势的发展。
而新脑子对互联网氛围和风向的感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新人被重用也没什么奇怪的。
陈立那边也利用新人给老人们敲警钟,这群新人更听话,更能吃苦,也更有想法,在他们投入工作后,出了不少好方案,也做了不少技术迭代。
但新人的到来严重冲击了以前那群老人的利益。
毕竟年终奖金的发放是按照年内贡献来计算的,如果继续让这群新人这么搞下去,那今年的年终奖他们还要不要了
于是,一系列职场坑人的方式就开始出现在《射了个射》的项目组中。
比如,把一些琐碎没什么价值的事情分摊给这群新人。
比如,故意在新人的工作里搞点手脚弄得他们出错,然后趁机打压他们。
比如,小组开会的时候故意挑起争执激怒新人,然后给新人扣情绪不稳定的帽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