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通电和回任(1 / 2)
第655章通电和回任
“你们说的都很好!”
滕毓藻叹口气说道,“可急的过急,缓的过缓,我以为,在当前形势下,过急过缓都不是很适合。”
滕毓藻继续解释着说道,“当前的局势,日俄两军在关外我们的土地上的厮杀并未停止,他们只是都在喘息着舔着各自的伤口,都在积蓄力量。”
“他们随时都会再次厮杀到一起,一决胜负,妄图达到永久霸占东三省的目的,甚至还想着以此为跳板,进而入侵我们国内所有的土地,对我们进行全面入侵。”
滕毓藻的话,让叶祖珪首先感叹起来。
“大帅说的是,近的不说,就说甲午年,如果不是李中堂勉力维持,东洋小鬼子那时就能杀入关内,如今的局面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叶祖珪、滕毓藻、卫靖海、杨士骧、段祺瑞、唐绍仪这些人,要么出身北洋,要么曾经受过李鸿章的恩惠,对李鸿章还是很感激的,就是唐绍仪的留美,也都是李鸿章和曾国藩大力推动的。
所以,叶祖珪的话让他们都频频点头。
滕毓藻叹息道,“对于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现在这个朝廷里的掌权者们,不仅对此险境完全熟视无睹,还完全是一副作壁上观的态度。”
滕毓藻苦笑着道,“朝廷那些权贵们的心思,世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既摄于日俄两国的淫威,不敢出兵收回国土,又不愿我们出手,担心咱们由此做大,动摇他们的根基。”
“至于关外的国土,无外乎还指望着最终列强干预,就如甲午时列强干预还辽那样,最终拿出数亿两白银,用银子买回我们自己的土地。”
滕毓藻把自己的土地,这几个字咬得很重。
“大帅说得对!”
唐绍仪脸色涨红着说道,“这个朝廷早就该推翻了,我们”
唐绍仪原本想着,还要说出兵推翻满清朝廷的事,可想到滕毓藻刚刚已经说了,滕毓藻对他的建议和杨士骧和徐世昌以及自己的看法都不满意,认为或者过急或者过缓,应该是有自己的看法,这才不由停住口。
说到这里,滕毓藻的目光已经变得坚毅无比,不自觉就提高了声音,掷地有声地说道。
“可他们都打错了算盘,我滕毓藻不来到这个世界也就罢了,我既然来了,就绝不会让这样的奇耻大辱,再次强加到我们身上。”
“这一次,我不仅要将他们赶出去,还要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让他们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来赔偿我们!”
滕毓藻看向徐世昌笑着道,“这笔赔偿,将全部用来作为重建和开发东三省的资金,关外的土地只要开发出来,就都是上好的肥田,那里最终将成为我们的粮仓,而不是朝廷眼里的可有可无的极寒荒芜之地。”
滕毓藻的话,让一直心情凝重的徐世昌也不由兴奋起来,作为已经到了关外开始行使总督职权的徐世昌,他可是清楚,那里的黑土地有多么肥沃。
滕毓藻又继续说道,“为了挫败日俄两国的图谋,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必须大力备战,不能有半刻疏忽,只是”
说到这里,滕毓藻再次露出苦涩的笑容。
“既然要武力收回,我们就要做好大打的准备,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列强国家,这个仗不打则已,一旦动手就要有和两国举国开战的准备。”
“尤其是日本人,他们清楚他们那个岛国的局限性,更是早就觊觎我们关外的土地久已,这次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最终必会举国来战,绝不会轻易罢手。”
滕毓藻有些惋惜地说,“打仗不仅需要钱和武器弹药,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这些,包括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兵员和相关补给,这也是我坚持要成为首任内阁总理的一个原因。”
“我们不能等到日俄两国在关外彻底分出胜负,然后获胜的一方全力对付我们时,再出兵,那样就会错失大好时机,我们的官兵不仅会付出更大的牺牲,也会付出更大的财力支撑这场大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