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预防针”(1 / 2)
第556章“预防针”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总的来说,码头区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构成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法负担其他城区房产税务的低收入群体,还有随着货物集散暂时停留的外来人员、不定期居住的临时体力工人、各类从中看到了‘商机’的投机分子等等。
“这样的环境本来就是会出现各种犯罪行为的温床。我们警方的任务是尽可能维持码头区总体的治安平稳,确保往来贸易能正常进行,但很多案件也确实无法详细调查,甚至无法正式立案。”
威廉警长介绍得比较隐晦,不过韦恩这会儿已经对码头区乃至整个里士满都有了初步印象,所以倒是也能听懂,
大体上其实还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人并不是本地的“居民”,或者本来就属于“对选举不热衷”的群体,收入还不高,
既不怎么纳税,也不参与投票,可能还没什么钱,“自由”是自由了,但出了事却也彻底没人管了。
于是干脆就放着“养蛊”,除非案件发生在“真正的本地居民”或者“体面的自由人”身上,不然就很容易不了了之,在暗处便会自然消弭,
而反过来来讲,这种策略其实也促进了码头区黑帮的迭代,行事不挑对象的“不长眼的”,以及影响过于恶劣的“没分寸的”,很容易会被官方和同行联合绞杀,那往往就“事业毁于一旦”了。
韦恩特意提及了自己最近接触过的那个“吉米仔”詹姆斯达莫迪,
威廉警长居然也知道他:“码头区的一些外来劳工,难免会遇到生活拮据的情况——有些其实是欠下了小额赌债,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巨额’——那家伙好像是做这方面生意的。谈不上合法,却似乎也没造成过什么案件。”
这就和韦恩了解到的情况不一样了,韦恩特意点了一下,“可是我听说,他的帮派之前应该是牵涉到了一起命案据说当时警方已经开始展开了调查。”
按照“吉米仔”本人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会被指使着去杀害记者,就是因为帮派里的手下被盯上了,加上幕后指使者的威逼利诱,才一块导致了后来的冤案。
威廉警长的目光短暂一凝,随后很快又恢复了常态,表情也变成了疑惑状:
“有这种事情吗我似乎没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也可能他们只是短暂地被列为了调查对象,后来又被排除了嫌疑。”
韦恩点头,“确实,这样听起来还挺合理。”
威廉警长这边大概也就这样了,韦恩扭头又端着盘子去找了之前的那个“三人组”,
正巧“三人组”此时已经分开,财政官员带着“菜鸟”位阶的奴隶巡查员又去认识别的老鸟了,而奎因税务官则同样好奇自己的女儿刚才为什么会去跟韦恩搭讪,两人一拍即合,便又组了个新“群聊”。
简单解释了情况,又消灭掉了食物,奎因税务官在韦恩提出的“想去认识警察局长”或者“想去邀请哈莉小姐跳一支舞”的二选一中,主动帮韦恩挑了前者,拉着人就直接找了过去,
警察局长算是市政厅官员里有资格“开府治事”的大佬之一,可税务官却也不是没有牌面的职务,很快两人就插入到了他那边的人堆里,而之前的聊天对象也很快另投它处。
“原来你就是最近名声大噪的私家侦探韦恩,我之前听过你的事迹好几次,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警察局长虽然好像对“为什么会是奎因税务官带着韦恩过来”稍微有点疑惑,但这位年近五十的老鸟并没有为此纠结,依旧像对待其他宾客一样热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