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回航收货(1 / 2)
第362章回航收货
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地笼拉上船,八十口地笼,收起来四十多个海参,十来只小青龙,鲈鱼、黑鲷、黄翅鱼,石斑鱼一共有一百来斤。
对虾有十来斤,青蟹、梭子蟹、兰蟹等加起来有七八十斤,海鳗最多,至少有两三百斤。
在这周围放地笼,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地笼在水里放的时间太长,来不及收起,里面的鱼获会死掉。
地笼网长时间不捞上岸清理,也会被水草以及海底的泥沙覆盖,捕获不到猎物,几人只得忍痛收回。
收罐子就简单多了,拽住渔绳直接一串串的往上拉,几人分头拿起罐子,把住在里面的八爪鱼、望潮分别往水桶倒。
不想出来要赖在里面的,用长得跟痒痒挠差不多的竹耙扒拉出来。
王杰还是第一次看到用罐子钓鱼的,一脸新奇的拿起罐子忙着掏了起来,连晕船都忘了。
陈永威见从一个罐子里面,就倒了三四只八爪鱼出来,收获比他们第一次,在大礁石那边的海滩放的时候还多,心疼的说道:
“哥,你看这一个就住了三只,比放大礁石海滩的收获还多,要不这些罐子就别收回去了呗!”
李长乐将倒空的罐子一排排码在竹筐里,“不收回去哪行下半年出海的时间少,总不可能为了这些罐子来一趟吧”
陈永威想想还真是,“那明年再送到这边来放。”
“好,明年再放。”李长乐看了一下橡皮桶,“回去把送玉芳那做的延绳钓拿回来。
再去张家埠头找他们做一个收延绳钓的绞盘,以后多下几组延绳钓,应该比下地笼的效益好。”
李大哥接过话头,“阿乐,下月就要用上粘网了,这次回去就把粘网泡好,绑上我们家的浮球,省得要用的时候,啥都没弄好。”
“上次买的粘网不少,我看家里剩的浮球也不够用,回去还得买浮球。”
“阿香今早来家跟我说,她家的粘网是用进口尼龙丝织的,让我们以后去她家定,价钱保证比镇上的便宜。”
“回去看看质量到底怎么样,可以的话以后就在她家定。”
粘网有的地方称作丝网,用的是一种透明的丝状尼龙丝编织而成,因为是透明的隐蔽性也较强。
鱼一旦碰到粘网上,鱼身上鳞片,鱼鳍、鱼鳃很容易卡在网眼里面,且越挣扎卡的越紧,想要逃脱很难。
但损耗较大,有时候一天就要换好几张,几十张也用不了多久。
粘网有浮粘网,沉粘网、单层粘网、三层粘网之分,淡水区域捕捞作业大多都是用浮网。
海洋捕捞用的都是沉网,这种网专捕中底层鱼类和螃蟹之类。
单层粘网只有一层网面,价钱也较便宜,三层粘网是用两层大眼外网、一层小眼内网合制而成,且内网长,外网短,价钱也较之更贵。
但三层粘网的捕鱼效果更好,这种网下水后,内网松弛,外网紧,只要大鱼沾上渔网,就不容易挣脱。
粘网的网眼也分大小,不同的网眼用来捕捞不同大小的鱼类,从两指并宽大小的网眼起,到五指大小的都有。
这年头的海洋资源丰富,李长乐买的全是四指到五指宽的三层粘网,专门捕捞大鱼。
天黑前,总算把八组罐子全都收到甲板上,潮水也开始往上涨了。
这次捕的八爪鱼把大的那口橡皮桶都快装满,望潮也有一两百只。
活干完,陈永威几人收拾甲板,李长乐抓了些望潮出来交给王新城清洗,他去厨房焖米饭。
船上的米不知什么时候,被换成了刚打的新米,晚稻的稻米比早稻软糯味道也更好。
米饭焖好后,将咸菜切细用猪油细翻炒几下,加水煮一盆虾米盐菜汤,再炒一盆小炒肉。
王新城将做好的饭菜端到甲板上,李长乐将肥美的望潮倒进开水里滚了几滚,见八只肥胖的爪子就像瓣一样盛开就起锅。
倒了些酱油醋在碗里,捧到甲板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开吃。
李二哥刨了一大口米饭,嚼了两下说道:“还是晚稻好吃!”
李长乐点头,“明年我不想种早稻,省得双抢的时候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李大哥抬头说道:“不种早稻,就少一季的收成,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到时候差的就更多了。”
“姐夫他们村稻田多,回去跟他说一声,多买一些晚稻明年吃。”
“把田地荒着买粮食吃”李大哥说着瞪了他一眼,“田地空着不种稻谷,就算娘爸不骂你,村里人也要戳你脊梁骨。”
“不种稻谷种雪菜,芥菜晒菜干卖,卖的钱拿来买米更加省事。”
“头!”李二哥也瞪了他一眼,“哪年的双抢你帮着干完了的,每次都是干个把小时就撒尿拉屎,一去就是大半天。”
“我哥就是这样,每次干农活就偷懒耍滑的,今年还是第一次跟着把稻谷收完。”
“来来来,吃望潮,配上晚米,正宗的鲜的掉眉毛。”
李长乐笑着夹起一个又鲜又肥的望潮,放在酱醋碗里滚上一圈,吃起来脆爽弹牙,鲜的掉眉毛。
“馋嘴猫!”李大哥笑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