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四大作家赏足(1 / 2)

加入书签

第324章四大作家赏足

京城,沙滩北街2号。

《人民文学》杂志社。

从1982年第六期《人民文学》发行至今,已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一部杂志流入市场,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试销期。初入市场,经宣传介绍,被早期读者购阅,销路逐步展开;

二、畅销期。经读者群体的评介影响,在市场占有一定地位,销售量增加,流转加快;

三、饱和期。需要的读者已基本购得,经过一段畅销期流转减慢,销售量锐减;

四、衰退期。基本上无读者购买,销路停滞,甚至被市场淘汰。

两个月,基本上是每期《人民文学》的进入饱和期的时间。

编辑们也比较关注这个时间点这期杂志的印刷数量,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一期发行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

崔道怡和王扶都很关注第六期的印量数字。

这回《人民文学》如此大力度的推出《红高粱》这一部小说,自然是期待第6期的印量实现一个惊人的突破。

今年已经是1982年了。

正值纸面印刷时代最美好的时光。

这会儿的中国人或许没钱买电视、没钱看电影,这会儿也没有那么多电影可看。

所以就看小说。

因为杂志非常便宜,一个工人也订得起。

在这一年,质量哪怕很一般的作品,也可以印几万册。

而这时候那些最好的杂志,《收获》有着120万的印量,《十月》80万,《当代》60万,《城》60万,《诗刊》50万。

而《人民文学》这本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最为重要、最为突出也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学刊物。

每期都有足足150万的恐怖印量。

“出来了没有”

“快了,快了。”

崔道怡拉着一名主管发行的编辑,盘问着第6期的印量。

编辑噼里啪啦敲着算盘,还没有计算出来。

这会儿连计算机都没,更别提什么计算器了,最好的工具就是算盘,每个学生都得背着算盘去上学。

很难想象,这年头每个学生都必学的算盘,才不过几年的时间,就成了完全搁置不用的古董。

崔道怡也不急于一时,他出去借其他单位的厕所尿了个尿,回来以后,发现办公室里一派欢欣鼓舞的气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色。

“崔老师!”

管发行的那位编辑激动的握住他的手,嘴都乐歪了。

“崔老师,咱们第6期印量,破两百万了!”

“两百万”

咝。

崔道怡浑身一抖,异常兴奋。

“具体是多少”

“两百一十三万册!”

哎呦我的个娘。

崔道怡大脑一麻,感觉自己人都飘了。

就像是喝了高粱酒,而且喝得很酣畅。

这才两个月的时间,就印了两百多万册,这个不同寻常的数字,意味着第六期上一篇小说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欢迎。

毫无疑问,这篇小说是江弦的《红高粱》。

这是毋庸置疑的。

江弦这篇《红高粱》发行以后,很迅速便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红高粱》受到了文坛评论界的一致推崇,很多重量级的批评家纷纷撰文分析江弦的文本。

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评论文章就有20多篇了,且都是对《红高粱》进行专论。

如今,来自广大读者们的反馈也摆在了面前。

崔道怡可以宣布说,《红高粱》已经实现了在文学界和读者两个群体里的大成功。

因为卸任主编一事,最近有些不愉快的光未然,听说这个消息以后,脸上也久违的有了笑意。

在他眼里,《人民文学》在自己领导下质量的退步是肉眼可见的,就像是一座风雨中飘零的茅草屋,在一点点的支离破碎。

然而江弦这篇《红高粱》的出现,无疑是给光未然又打了一针强心剂,再一次满足了读者群体对他们《人民文学》的质量要求。

光未然至今都记得,他和一些个老军旅作家聊起《红高粱》这篇小说的时候,大部分老军旅作家,一听这篇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都是嗤之以鼻。

“这些年轻作家,都没经历过抗日战争,怎么能写得好抗日战争”

老作家们不屑的背后,也是他们对中国军事文学创作经验断代的担忧。

中国的新军旅作家面临着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问题,可以说这影响了军旅文学创作的发展。

然而看过《红高粱》这篇小说以后,这帮老军旅作家们都是赞不绝口的夸奖。

对江弦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议。

光未然同样是觉得不可思议。

他至今记得,江弦在作品研讨会上说过的一段话:

“我固然没有见过日本鬼子,但我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解决。”

光未然当时听完忍不住笑了。

这样的说法,就像是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听起来天真烂漫。

但说这话的人是江弦。

这位作家,能写常人之不能写。

依靠着他天才的创造力,拿出了这么一部令老军旅作家信服的战争文学作品。

“主编,你看这封信。”

王扶找到光未然。

光未然戴上老镜,一看,这是一封来自高密县的文化馆的信件。

“高密.高粱高密辉煌,这不就是小说里的那个高密”

“没错,就是他们当地的文化馆来信。”王扶兴冲冲的说。

“我还以为这是江弦虚构的一个地方,没想到真的有。”光未然来了兴趣。

这里要解释一下,《红高粱》里的高密,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这是莫言的家乡。

至于高密的东北乡,这就是虚构的了,不过莫言似乎很喜欢这个东北乡,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这个东北乡。

后世,当地为了促进旅游发展,东北乡就和芙蓉镇、凤凰古城这些原本虚构的地点一样,变成了个真实存在的乡镇。

光未然带着浓浓的好奇,将这封信仔细读了一遍。

在读到末尾处,高密文化馆领导希望江弦谈一谈他和高密之间的缘分,光未然同样对此感到好奇。

他对王扶吩咐道:“你去帮高密县的同志,把这封信给江弦送过去,然后再试着和他再约一篇《红高粱》的创作谈。”

此时的江弦,才刚和路遥一块儿风尘仆仆的回到西安。

这段时间,为了给别人留下充分了解陕西的印象,他不光是“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

总之先把自己变成了个陕西通,为此甚至学了不少陕西的民歌。

一切都是为了小说创作以后的合理。

也算是为了吃点醋,包了一整盘饺子。

离开西安前的最后一晚,江弦和路遥、陈忠实还有贾平凹这几个陕西的作家一块儿喝酒。

江弦又滔滔不绝,野史侃个不停,贾平凹听得那叫个津津有味。

江弦说:“我这几天在陕西,学来一个新知识。”

“什么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美漫:悟道阿卡姆,飞升祖国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和明星一起荒野求生 谍海青云 职业?狗都不打! 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从灵魂熔炉开始 重生炎帝:速通斗破 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 超融合,我有无限形态 神探:从警察学院开始 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 吞噬星空,我维妮娜绝不居于人下 斗破:我,仙帝之姿,举世无双! 全民:召唤师弱?一级一个金词条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凡人之烛龙开天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绝世:蛊师改造斗罗 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从火影开始的涅茧利牌 斗罗:成就神明,全靠敌人承担! 斗罗:毒液武魂,开局附体小舞 斗罗:龙王之自然神王 斗罗:比比东弃养,雪帝哺育成人 超神:日常修仙的我,加入聊天群 规则类怪谈:4016 网王:立海大的灭却师 重生后,我成了青梅的白月光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奇诡航海:召唤第四天灾 高达之超级G宇宙 斗罗:霍雨浩获得炎帝模板 我在民俗世界那些年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人在霍格沃茨,开局被狼人堵门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 影帝:我谢谢你哦 港岛1980:野蛮时代 斗罗:蛊虫九转 都重生了谁还当男模,我要当男神 穿越成天女兽的我不想进化 斗罗:转生丹恒饮月,古月娜倒追 冰与火:龙之王朝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精灵:这个馆主太阳光了 我在现实世界单机种田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护林:救命!我被金雕幼崽赖上了 狐妖诸天:开局反派大师兄 神诡大世界:从乞儿营开始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