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找事儿是因为闲的(1 / 2)
朝堂上,皇上大发雷霆,申斥了一干人等。
未能及时抢收,麦子成熟时候遇上了连阴雨,大片的麦子烂到地里。等到天晴,有些已长出了寸把长的芽。
因去岁冬日雷声,战战兢兢过了这么久,眼看着丰收在望,谁知遇上这么一场阴雨,毁了一季的收成。
还有一件很头疼的事。岳钟麟老将军病重已经无法支撑,需尽快派人接手边防。
边境主要有三座关隘,岳家长孙岳克雄守着一座,老将军守着一座,即将划归明地的那座是部将王干驻守。
几经考较讨论,众臣都认为岳克雄虽然年轻有为,但若为主帅还是失了沉稳,需得再加历练。王干稳重有余,但过于保守,冲劲儿不足,重防守,欠猛攻。对付乌叶国新主显然不合适。
有人再次提出让俞墨岩去守边。
俞墨岩平了庄王叛乱回来后,不要封侯之赏,只求重申当年父亲及部将被诬陷通敌冤死一案。只是朝廷几番动荡,人事更迭,搜寻证据确实困难,俞墨岩自请查证,不知现在到哪里去了。
另外明地仓促受命派兵守边,朝廷应拨下军饷、粮草的。如今麦子歉收,朝廷大困,户部尚书焦虑得头发都白了许多。
“听闻明地在阴雨前抢粮抢收,收成没受多大影响。可否粮饷先从明地出,让朝廷缓一缓。”户部尚书启奏,眼睛不敢看明王。
皇上也有此意,当下看着明王,“明王,你意下如何?不过推迟些时日,等秋粮一收,朕立刻把该给的全部补上。”
明王跨前一步,“臣弟应当为皇兄分忧。只是臣弟身在京城,对封地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上次胡将军奏报兵员不足,已经把征兵年龄下调到十五岁了。户部关于夏粮征收的情况还没报过来,上一封奏报说虽在阴雨前抢收了一部分粮,但还有不少没收,且抢收的粮食晾晒和储仓也成问题,他们正在想办法。等臣弟弄清楚情况再向皇兄汇报。”
明王如此说,皇上也没办法,只能安抚,“天已放晴多日,想来收回的粮食得到及时晾晒是没问题的。”
朝议又讨论了赋税征收问题,要各地官员汇报各地抢收情况、受灾情况。另外派人去寻俞墨岩。
游乐城,柳青青等人正吃着饭,楚天帆来了。
太傅起身给楚天帆行君臣礼,楚天帆行晚辈礼。
老爷子坐着喝他的小酒,一动没动。对此柳青青已经习惯了,楚天帆也从来没有怪罪。用老爷子的话,咱一江湖野人,不慕权贵。反而是楚天帆给他行礼,他也大品品地受了。
“这么早就吃上了?母妃怕是在府里等着呢?”楚天帆看着柳青青。
“我看你不来,以为你不来了呢?”柳青青起身。
“太妃回王府了?”两个老家伙异口同声。
柳青青点头,“太妃住在王府。”
“那......青青啊,你得回去伺候着,不可失了礼数。”太傅看着柳青青。
“我就再吃两口。”柳青青迅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
“吃吧,吃完把《孝经》第五章背一下。”邹太傅悠悠说。
排骨刚到口中的柳青青差点被噎住,“咳咳......您二老慢慢吃,孙女先走了啊。”
众人不禁莞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