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员安置(2 / 2)
瑞安等几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来到越州后,不仅有了崭新的衣服穿,还有房子可以住,更重要的是,主人竟然还给他们取了名字!而且主人还说,让他们要么学习文化知识,要么学习武艺,当然,平时也需要干活……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少爷小姐般的生活啊!要知道,在以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这样的日子。
因为除了褔嬷嬷之外,其他的禄嬷嬷等人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她们看到这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这种关怀和爱护,让这几个孩子心中的温暖已经到达了顶点。
以前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好不容易有贵人施舍点啥,还会被抢,他们临安城小乞儿队伍也不稳定,常常会多几个,可过了不久又会少几个。
就像瑞安,他知道那些少了的都已经不在了,甚至他有一次在河边看到了一只碗,那只碗破的很有自己的特色,它的主人是个只比自己小一点点的女娃娃,她经常跟在自己身后乞讨,所以他记住了。可破碗还在,人却不见了……可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悲伤,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
幸好那两个少爷来问他们愿不愿意离开临安去另一个地方种田的时候,他赌对了!他真的赌对了!
原来他真的会有明天,只要他能好好学东西,好好给姑娘干活,他的明天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田地,甚至娶个媳妇,以后他的孩子就不会是小乞儿了。
瑞安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林暖姑娘。是她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让他们摆脱了困境,重获新生。
第三件事,与谷阿婆、谷红菱签订了五年的契书,主要是由谷阿婆传授养蚕织丝的技术给城北几个村适合的人。
当然这项技术的教授,林暖并不是无偿的,所有参与学习养蚕织丝的人必须与林暖签订契约,每月需缴纳五文学习费用给谷阿婆,两年内所产的丝绸都归林暖,两年后林暖按市价收购。
至于人选则由各村自行决定,每村暂时只给三个名额。
养蚕么从种桑开始,所以城北的各村从这年头开始,好些家院里都会种上几颗桑树,田边地头也多少不少。
东山村还听了林暖的建议,搞起了桑基鱼塘,东山村就是林暖最大的水产供应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