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参王龙腾(2 / 2)
这棵人参王的根系十分发达,曲绍扬开的盘子大概有三尺见方。
挖地半尺多深,才看见人参的芦头。
这人参的年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可以从芦头上体现出来。
芦头越长,上边的芦碗儿越密,说明这人参的年份越久。
眼前这棵参的芦头上,芦碗密密麻麻层层迭迭,根本无法辨认具体有多少。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棵参的年头相当久了。
曲绍扬不敢大意,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拨拉土,慢慢往外抬参。
天色已晚,曲绍扬就在平台上点燃篝火,上头的人用绳子顺下来干粮和水,曲绍扬他们简单的对付一口。
晚间,曲绍扬就守在那棵参跟前儿,其他人各自守着自己的位置轮流小睡一会儿,谁也不敢大意。
第二天一大清早,曲绍扬就起来继续抬参。
即便如此,这一棵参,也费了将近三天多的时间,才算彻底抬出来。
当整苗参出土的时候,曲绍扬直接惊呆了。
这苗参的重量,要比当初那苗凤翔还重一些,最关键的是这苗参的形状。
人参的芦头高高昂起,犹如带着角的龙,芦头上遍是芦碗,犹如龙鳞。
再看那参的身形,根本不似人形,反而如画上的龙形蛇势,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龙。
最让人奇怪的是,这苗参竟然在前后分别长着一对支根,犹如龙爪。
曲绍扬想起当初师父的话来,凤翔出土的时候,刘东山说过,传言长白山中有龙参,形状像龙一般。
当年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就是在长白山中挖到了一苗龙参。
人参是草中之王,龙是生灵之王,龙参现身,意味着人王出世。
就此,努尔哈赤率领部下开始大肆征战,龙参出土后的第三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的后金政权。
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不过是给满清统治天下造势而已,不足取信。
但眼前着苗参,十分罕见,曲绍扬感觉着,应该比凤翔还贵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参王。
曲绍扬激动不已,他思量再三,又把人参横放在参窝子当中,重新拴上五道棒槌锁,再用土一点一点埋起来。
曲绍扬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这苗参的真面目,他怕引出麻烦来。
布置好了这一切,曲绍扬高声喊着上面的人,去扒树皮、挖苔藓。
一般来说,打参包子都是用桦树皮,因为这东西比较容易整张揭下来,而且韧性也够。
至于苔藓,必须是背阴坡,或者河边礁石上新鲜的青苔。
这种苔藓颜色翠绿,含水量足,包裹到人参上面,可以使人参一直保持新鲜。
上面的人听到命令后,立刻就去扒树皮挖苔藓了,之后,顺子从悬崖上头下来,把东西交给了曲绍扬。
曲绍扬在顺子耳边小声嘀咕几句,他让顺子立刻返回曲家大院。
再调四个炮头,八个伙计过来,两两一伙,秘密分布在回家的途中接应。
顺子一听就明白了,立刻不声不响的爬上去,然后迅速离开。
守在山头上的人都知道规矩,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只安心的守卫在上面。
曲绍扬接过了桦树皮和苔藓,然后下令让众伙计们面朝外,警戒好。
然后曲绍扬将桦树皮小心展开,铺上厚厚的苔藓,在苔藓上撒一层湿润的人参窝子土。
这才亲手慢慢挖出埋在浮土中的人参,小心翼翼的放在苔藓上。
用苔藓将人参王包裹好,再紧紧的卷进桦树皮筒。
曲绍扬招呼了孟兰心过来,帮他把参包子用绑腿紧紧的捆在身上。
“拿水壶来。”曲绍扬招呼了一声,有伙计拎过来一个皮囊,里面装着水。
曲绍扬拔掉皮囊上的塞子,交给孟兰心,让孟兰心将水囊中的水淋在他的手上。
曲绍扬用力的搓洗双手,然后将手上的水甩干净,跪在地上,朝着四方各磕一个头,这就是拜四方山神土地。
紧接着,曲绍扬指天发誓,“皇天后土在上,山神爷作证,我曲绍扬对天盟誓,从此洗手,永不进山抬参。”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愕不已。
“绍扬,你”
伙计们不敢问,孟兰心敢啊,她不解的看向曲绍扬,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起这样的誓言。
“兰心,一个人的福缘是有限的。
我来东北这些年,已经得了不少人参。这苗参王到手,我也该知足了。”曲绍扬叹道。
孟兰心一想,也对。
以曲绍扬如今的身家来说,一般的人参,已经不值当他出手了。
可是这参王,几百年也难得出一次,那得是多大的福报,还能再遇见啊
所以,曲绍扬才说,从今往后洗手不再抬参了。
洗手谢山后,曲绍扬第一个爬上悬崖,这会儿已经是未时末了,曲绍扬宣布立即下山。
山上的窝棚等众多东西全都不管了,等他们安全下山以后,再派人回来取。
众人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谁也没反对,立刻跟着曲绍扬往山下走。
曲绍扬安排了四个护卫在前面开路,中间是两个炮手,然后是曲福和那些伙计们。
曲绍扬和孟兰心在曲福他们后面,最后,是剩下的护卫。
就这样,一行快速往山下走,过程中谁也不许说话,更不能瞻前顾后。
曲绍扬和孟兰心,还有那几个护卫,落后众人一里多地,悄悄跟在最后面。
山林之中天黑的早,不等到酉时呢,林子里就挺暗了。
即便如此,众人也没停下来,摸着黑继续往回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忽然有枪声想起来,紧接着便听见有人高喊。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不用说,这是遇上劫道儿的了。
每到红榔头市的时候,一些土匪绺子就会往各处派探子。
只要看见有棒槌伙子的窝棚,或者见到新砍出来的兆头,立刻就安排人追踪,半路打劫。
曲绍扬他们在山里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早就被藏在山林间的绺子察觉。
山顶陡峭险峻不方便,这些人便守在山下,想要来个以逸待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