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战略安排显智谋(2 / 2)
李鹤龄继续追问:“那若是匈奴派使者前来议和,我们要如何处置才好?”
贾瑀回答:“若匈奴派使者前来议和,先稳住使者,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和动向,但绝不可轻信他们的言辞。在未得到明确指示之前,一切按兵不动,同时暗中加强防线的戒备,以防匈奴趁议和之机对我们进行偷袭。”
李鹤龄再问:“若匈奴使者以丰厚条件诱惑我们,又当如何?”
贾瑀厉声道:“切不可被蝇头小利所迷惑,我们肩负的是保家卫国之责,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最后,贾瑀看向田本琛,说道:“田本琛,你率领主力部队,同我返回大同。此前俘虏的辽东边军,可将他们打散后编入各部,以此来增强我军的整体实力。至于东胡的俘虏,全部贬为奴隶,让他们为自己曾经的过错付出应有的代价。现阶段,你要着重整顿主力部队的军纪,加强训练强度,确保将士们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
田本琛应道:“是,将军!只是在整顿军纪时,尺度方面不知该如何准确把握?”
贾瑀回答:“整顿军纪需做到赏罚分明,对于犯错的将士,有错必纠,但也要根据错误的轻重程度来进行相应的处罚;而对于表现出色、有功劳的将士,则要及时给予奖赏,以激励士气。不过,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过于严苛,要充分考虑到将士们的情绪和感受,以免影响整体士气。”
田本琛又道:“那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将士,又当如何?”
贾瑀坚定地说:“若屡教不改,严惩不贷,绝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众将齐声应道:“谨遵将军之令!”
随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行动。童希斌迅速回到营地,整顿骑兵,仔细检查装备,鼓舞士气,准备踏上东行之路;李鹤龄则与手下将领一同商讨防御策略,认真规划行军路线;田本琛也赶忙去调配主力部队,安排后勤补给等相关事宜。
贾瑀站在营帐外,望着忙碌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此番战略部署关系重大,每一个决定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和责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久,童希斌的骑兵率先出发,马蹄声如雷,扬起阵阵尘土。童希斌骑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兄弟们,此次东行,责任重大,我们定要不负将军所托,完成使命!”众将士齐声响应,士气高昂。
紧接着,李鹤龄的队伍也在不久后向西行进,旌旗飘扬。李鹤龄对将士们说道:“大家打起精神,此去防御匈奴,关乎百姓安危,我们一定要坚守阵地,护得一方平安!”将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贾瑀与田本琛率领的主力部队也踏上了返回大同的征程。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狂风呼啸,道路崎岖,但贾瑀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断鼓励着将士们奋勇前行。
田本琛担忧地说道:“将军,这路途艰辛,将士们都有些疲惫了,是否需要让大家稍作休息?”
贾瑀鼓励道:“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可有丝毫懈怠。待回到大同,我们还有诸多准备工作要做,必须要在敌军到来之前,做好万全之策。”
田本琛又说:“将军,那到达大同后,若是敌军即刻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贾瑀道:“以逸待劳,凭借大同的城防优势,灵活作战。”
终于,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贾瑀和田本琛的主力部队抵达了大同。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新的挑战和危机。大同城内,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纷纷传言敌军即将来袭,百姓们面露惊恐之色,街头巷尾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贾瑀见状,立刻安抚众人道:“大家莫要惊慌,我等在此,定能守住大同!我们已做好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定能保大同无恙!”贾瑀的话语坚定有力,让百姓们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将士们也纷纷表示愿与大同共存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