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高考1977》发表(1 / 2)

加入书签

第9章《高考1977》发表

“异常艰辛的赶考之旅,一次动人的青春之歌。”地方刊物《青年文学》这么形容《高考1977》。

“燕大生倾力写作,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人。”

渝市日报用这个标题形容余切的作品和余切的事迹。

当地则侧重于余家三代忠烈,详细报道这个家庭为共和国流过的血,再谈到余切出川北上之后,必然继承该优良家风,“青山不改三峡情,浓浓报国愿”。

树典型是媒体的常用手法,这一套在四十年之后还能用下去,尽管时有翻车,但历久弥新、效用坚挺。

《川省文学》是本地最重量级的文学期刊,也打算转载《高考1977》,现在高考刚刚结束,不能错过高考效应。

余切小说写的怎么样呢,是否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潜力股还需要更多作品来支撑,但余切肯定是个状元没跑啊。

这是个真货。他不会把符号“∑”抄写成“”。

《川省文学》是单月刊,最早到十月份能看到余切《高考1977》大作的出现,肯定比《红岩》要提前。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我先的,明明是我先的!

《红岩》杂志社的黄主编陷入到苦闷当中。

事实上,他本来想玩一个“真假余切”的鉴宝游戏,因为他不愿意相信面前这个“电影明星”是那个写出《天若有情》的老成作家。

但这一切的质疑,在看到“市状元”的那一刻就停止了,反而,加速发展为对余切的笃信。

因为黄兴邦有这时代人的普遍迷信,他过于相信人定胜天,相信天降紫微星。

八十年代初期,许多人有一种“神童”情节,随着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个人才能和天赋的关注度提升,各类天才少年、神童的报道逐渐增多,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种名为“天才热”或者是“神童热”的现象。

一方面,有关于“天才”的报道不断产生,媒体频繁报道和炒作,经由大众对传统纸媒的迷信,转为了对“天才”的崇拜和相信。

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也在支持这一现象。一些大学开始设立天才班、神童班,录取特别有天赋的少年,这种项目影响深远,就连余切所在的燕大也有天才班的设立。

黄兴邦相信余切在智力上,存在某些超长之处,余切是这个时代放开思想后得以踊跃的众多天才之一。

根据《万县日报》上的报道,不仅仅是余切,他这个家族似乎都是一个基因突变的高智商家族——就像某些延续了数百年,在理工科、艺术、政治多方面都诞生人才的超级家族。

如果余切宣布他有气功,会量子速读,肯定是有人愿意相信的。

尊者,请为我开悟吧!

至于余切的新文《高考1977》,这是一篇介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而风格完全不同于《天若有情》的小说。

如果说后者正如同马识途一样的幽默风趣,言语朴实,前者却表现出了标标准准的知青文学特征——描写知青生活、表达理想情怀。

截然不同的文风,让黄兴邦意识到,这个余切确实是个天才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我不只是神豪 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斗罗:转生银枝,贯彻纯美之名! 修仙:凡人成仙路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 望月仙族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京港迷迭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万金娘子 宝可梦:我的精灵全员恶人! 餐馆通万界?我赚十个亿很合理吧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起源玩家 穿越者虫族世界 七零恶毒女配,反派糙汉迷糊了 快穿:那些年渣女渣过的大佬们 触碰蔷薇 小玫瑰太甜太撩,清冷总裁把持不住啦 综影视:清梨 宴予笙笙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人在大专,带着学生开发可控核聚变! 灵气复苏,我编的功法都被练成了 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 位面商店,欢迎来到末日公寓 律剑 小丧尸找脑子找到七零后,随军了 万界聊天群:真千金狂赚百亿爆红 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你管这叫诈骗短信? 乡村荒唐往事 祟灾:高楼世界 星穹列车:穹魔王在线发癫 全民求生:我那神奇的运气 穿书:卿本炮灰,奈何跑路了 你要离婚去找白月光,发现我是神医后悔什么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寒门:开局发媳妇,我先来仨? 太古祖墟 原来,我已经天下无敌 凶猛进化:从一条蛇开始化龙 牛掰小乞丐 霍格沃茨:哈利波特求婚了 表白被拒,你真当我在乎吗? 木屋求生:开局激活签到系统! 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重回1991 重生之官场争雄 肥医神棍 我睡了妻子偷偷去地府审案 高武:从辍学生肝成护国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