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压在身上的一座山……(1 / 2)
道衍和尚沉静的目光之中隐现一抹欣慰之意。
这也是他早早就看重朱棣的原因之一,虽自强却并不会过分自负,有雄心却也不会过分激进,能够在该冷静下来的时候冷静。
这才是能成大事的人。
他单手立掌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王爷目光敏锐!这正是贫僧所想。”
朱棣这时候也从之前的激动之中抽身出来。
有些惭愧地摇头一笑,道:“比起道衍师父,本王的道行,还需再修炼修炼啊。”
说完,他收起闲聊的神情,正色道:“既然接下来……要朝淮西勋贵这一片落子,本王以为,就当找罪薄弱之处了,经此一番事,最着急的,显然便是鹤庆候张翼、怀远侯曹兴、舳舻候朱寿这三人了。”
道衍和尚显然也十分认同。
垂眸道:“殿下所想,与贫僧不谋而合,冲动之人思考顾虑便少,这样的人,也是最容易受到言语之上的蛊惑,无论是想从他们和小皇帝之间的矛盾下手,还是不动声色地打探消息,都是选他们最合适。”
朱棣目光一振,道:“既然道衍师父心中已经有了完善的安排,那此事便依旧交给道衍师父来做吧。”
“朱允熥背后那个人一向谨慎,对我们这些藩王防之又防,本王的二哥、三哥连起兵都没来得及便被镇压,便是前车之鉴。”
道衍和尚不以为意地道:“王爷也不必妄自菲薄,您这边的安排同样没有破绽,否则以那个人的手法,北平绝不会如此太平才是。”
“不过庆寿寺现在也不似之前那般不起眼了。”
“私宅里的那位也不知为何,发了不少眼睛盯着贫僧,往后行事,还得更注意些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
道衍和尚的语气里明显带着不解。
他实在不明白那个洪武大帝怎么就对他那么感兴趣起来了?来这里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丢到他身边的眼线就已经不少了。
要不是自己一向注重情报保密,反侦察意识强。
如今还指不定什么光景。
可他就纳闷儿了。
想要造反的是他洪武大帝的儿子,是这位燕王,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和燕王殿下「谈经论道」的和尚而已,这位洪武大帝不盯着自己想要造反的儿子,盯着自己这和尚。
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
不仅他想不通,朱棣也是一脸费解:“我父皇……死盯着你干嘛?”
道衍和尚无奈轻笑了一声:“贫僧也摸不透。罢了,私宅里那位纵然留了许多手段让人动不了他,可他假死脱身,同样也不宜暴露,最多也就是让手底下仅剩的那些人到处盯一盯,多留心防着些,也就没什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