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据理力争(2 / 2)
林尘从容解释道:“大人,学生以为,文章之目的在于传达思想,而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引经据典,是为了表明学生的观点并非无本之木,有源可溯,体现对先贤智慧的尊重与传承;而使用通俗易懂的俗语,则是为了让文章更贴近百姓生活,使观点更易于理解。毕竟,治国理政之策最终是要惠及百姓,若文章写得高深莫测,百姓难以领会,又如何能实现其价值?学生认为,形式应服务于内容,只要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便是好文章。”
张凌峰听了林尘的解释,心中暗自佩服。他不得不承认,林尘思维敏捷,逻辑严密,对各种质疑都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而且,林尘的观点新颖却不失合理,并非是无端的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国家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林尘,你确实有几分辩才,对自己的观点阐述得头头是道。但科举关乎国家抡才大典,本官不能仅凭你几句言辞就轻易改变看法。你且回去,将这些观点进一步整理完善,形成详细的论述,三日后再来见我。”张凌峰说道。
林尘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给学生这个机会,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大人期望。”
林尘回到家中,立刻投入到对观点的整理与完善工作中。他深知,这是证明自己的关键机会,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他日夜查阅资料,将历史上类似政策的成败案例一一梳理出来,作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同时,他还深入分析当下国家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自己所提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三日后,林尘再次来到主考官府邸。他将整理好的文章呈上,张凌峰接过,仔细阅读起来。文章中,林尘对之前提及的观点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阐述,不仅有理有据,还绘制了详细的图表,对各项政策实施前后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张凌峰越看越入神,心中对林尘的赞赏之情愈发浓厚。看完文章后,他抬起头,看着林尘说道:“林尘,此次你的文章让本官刮目相看。你对问题的分析深入透彻,所提之策切实可行。本官之前对你多有偏见,实在惭愧。”
林尘连忙说道:“大人言重了,学生资历尚浅,观点或许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能得到大人的指导,是学生之幸。”
张凌峰笑着摆摆手,说道:“你不必过谦。从今往后,本官相信你定能在朝堂上施展抱负,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你这状元之名,当之无愧。”
林尘心中大喜,再次行礼道:“多谢大人认可,学生定当不负大人期望,为国家和百姓鞠躬尽瘁。”
从主考官府邸出来,林尘心情格外舒畅。他成功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消除了主考官的质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对那些凭借真才实学追求梦想之人的鼓舞。他深知,未来的道路或许依然充满挑战,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信念,在仕途上披荆斩棘,为国家和百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