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两兄弟的高光时刻(1 / 2)
晨光初绽,伴随着鼓乐声声,承天门缓缓开启。
帝国的第一场殿试就此拉开序幕,沉闷的官场有望迎来一批新鲜血液的冲击。
两列金吾卫将士甲胄鲜明,立于道旁。
来自全国的考生,年龄不一,身形各异,带着各自梦想和不同心思,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前,排队等待例行搜查。
经历了层层搜身,确认清清白白没有任何夹带的考生才被获准入宫。
李泓晔立于丹陛东侧,首戴九旒冕冠,身着一袭藏青缎面衮服,九章纹饰在肩胛处若隐若现,腰间束着亲王规格的玉革带,悬垂的绶带以青绦织成,间缀朱红珊瑚结,只是玉带銙数较制式刻意减了三枚,以示谦德。
年初雪灾以来,朝堂几次三番主张节俭,甚至连皇后都因铺张设宴而被申斥。
这身经礼部反复核验的监试礼服,较诸寻常皇子朝服更添三分威仪,但偏又未曾逾制,甚至在部分细节上还彰显了恰到好处的谦逊与节俭。
比如,李泓晔头上那顶华丽的九旒冕冠虽然在制式上稍稍擦边,旒珠却只选用了次等的东珠。
显然,八狐狸为这次亮相用了十成十的心思,将野心与谦卑糅杂在了一起。
此刻,看着底下缓缓向前移动的队伍,李泓晔忍不住唇角上扬,那双桃花眼少了往日的温润,多了几分上位者的凌厉。
如今,自己不再是一穷二白的无宠皇子,今日底下那些人的前程都将经过自己的手,这意味着什么?
李泓晔微微抬头,晨光有些刺眼,厚重的礼服压在身上,带了几分权势的压迫感。但李泓晔十分受用,他眯了眯眼,看向金銮殿方向,来日自己还将站到更高的地方。
*
与八狐狸身处京城的意气风发相呼应,远在鸭城的李鸿暄,此刻也正处在孔雀开屏的嘚瑟状态。
不同的是,此时的六孔雀并未华服加身,反而有些狼狈,且还挂了彩,但那精气神却同在京城里的样子完全不同。
是的,这位勇猛憨直的六小王爷,刚刚干了一架大的。
他一路巡查,不惧辛劳,每到一处都开启钦差视察三件套:乔装走一线,卷宗查三年,开衙问纠纷。
话说这个时代的清官本是稀缺品。初出茅庐的李泓暄离开京城,大张旗鼓的走访,查账,问冤三项下来,起头两个软柿子们当场给吓趴在了地上。
六小王爷的巡查路线由小芸和罗先生做过详细功课的。
杨芸儿担心李泓暄经验不足,被人哄了去,所以先挑了两个软柿子给李泓暄立威。
在做策略上,杨芸儿不可谓不尽心,把前世的种种经验都用上了,但她低估了小年轻的干劲,尤其这个小年轻是真皇子,肩负重任,一旦血脉觉醒,责任感爆棚。
务实的现代人对古代洗脑教育下大丈夫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热血与豪情带了些隔阂。何况在京城的时候,杨芸儿看到了李泓暄太多的挫败场景,只谋算了如何让他不至于被欺负的太狠,没想到这次出巡开局出奇的顺利,以至于六小王爷飘了,完全收不住手。
若是官场老鸟,发现问题,只要不致命,原地敲打,或者向上呈报,等待圣裁,彼此留个余地颜面。
但离京前得了景泰帝便宜行事之权的李泓暄将自己的职权用到最大,必然是从重从严处理。
其实还是得益于小芸的引导,有了年初雪灾时的亲身经历,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亲眼见证了百姓的不易,难得有了共情。
原本罗子昂是杨芸儿给李泓暄上的双保险。
这罗子昂一开始是想劝来着,但他本身虽从小被强灌了一肚子才学,却并无游走官场的实战经验,且因着身世遭遇,本身也是个嫉恶如仇的,直接被李泓暄的慷慨激昂带偏了过去。
杨芸儿指望着罗子昂看着李泓暄,但这对表兄弟放出去后,难得联手臭味相投起来,这下干得更加生猛。
在第三站鸭城,李泓暄直接来了个兜底掀翻,硬碰硬干掉当第一个大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