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5章 凝聚道纹,击溃心魔(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后。

柳太一盘坐在床上,拿出了一个莲蓬。

这莲是当年在封样湾,从丁枭手里赢来的,其中有两颗莲子,具有平定心神的功效,可以辅助他压制心魔。

柳太一将莲蓬放在一旁,凝神屏息,将双手放置在丹田之前。

他体内的力量开始朝着丹田汇聚,同时,有六座神府在柳太一的背后幻化出来,神府之光交相辉映。

六座神府之间有光带连接。

柳太一皱起了眉头,额头开始渗透出汗水。

此刻的他,心门打开,脑海中犹如走马灯一般,闪烁着自己来时的路,那些记忆,都是入道和知行境的积累,也是突破悟法境的必要材料。

若是没有一路上的积累与成长,柳太一也无法走到这一步。

而这些记忆虽然是突破悟法境不可或缺的材料,但突破悟法境最大的阻力,也是来自于这些记忆。

各种情绪在记忆当中交织,有热血,有委屈,有开心,有幸福,也有愧疚和悲伤。

柳太一内心深处压抑着的情绪犹如火山喷发一般,直冲他的天灵盖,让他冷汗直冒,额头青筋暴起。

“太一,姐姐在。”

“我叫白离烟,你叫什么?”

“哥哥。”

“师父帮你。”

“我生下来就是苍临神体,而你只是天煞孤星。”

“张仪..祝公子往后余生,万福金安。”

“你走吧,我是自愿的...”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柳太一的脑海之中交织,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碰撞出火花。

不断有人影闪烁,或转瞬即逝,或刻骨铭心。

这些记忆让柳太一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在他的内心深处,一条条锁链蔓延,将他体内六座神府拴住。

这是突破悟法境的第一层考验。

突破自己的牢笼。

柳太一闭着眼睛,拿起一颗莲子,将莲子吞入腹中,一股清凉之意自心底蔓延到四肢百骸,让他的脸色稍有缓和。

“咔嚓...”

在柳太一的心中,那些锁链开始逐渐崩裂,神府之上的光芒更加炽烈。

这些光芒在柳太一正头顶汇聚,最终勾勒出了一笔。

那是道纹的一笔。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柳太一成就的并不是单纯的戏神道,他的道,更像是他自创的道。

在房间之外,无脸老者察觉到陌生的气息,忍不住回眸看了房间一眼,心中欣慰,轻轻一笑。

“只有这种道,才配得上你一路走来的艰辛。”无脸老者肯定的评价。

“轰隆隆。”

同时,在空中,开始有厚重的乌云朝着这边靠拢,滚滚天雷在天空凝聚,紫色,黑色的天雷在天空翻滚,如同一条条烈龙。

天劫的气息绵延数万里,仿佛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有人在渡劫。

再加上天劫中夹杂的煞星之力,也让不少强者知道了这是谁在渡劫。

“柳太一要突破悟法境了。”

“竟然这么快。”

“他的道是什么道?”

“是不是和杀伐,和复仇有关?”

很多知心境都朝着北域天扬州投射来了目光,天柳阁的星夜和仙夜大尊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好奇柳太一成就的大道是什么。

这大道有没有可能引导柳太一灭世。

若是这大道有这种可能,那他们会不顾一切斩杀柳太一,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不论是为了自己,亦或者是沧兴界。

“在预言当中,天煞孤星的大道,将与毁灭、愤怒和消亡有关。”

“这是预言中,他终将毁灭世界,带来灾难的前提。”

“若是这柳太一真的成就了这种大道,那我等就不得不出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修真相关阅读: 神武令 高武:我,京都帝子,镇压万族! 影后不想复婚了! 凡人修仙:无尽底牌 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重生87,半年爆赚200亿美金 从前有座镇魔碑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我疯狂作死,还被捧为修仙模范 重生局大佬重返人间 网游:转职剑仙,一剑破万道 乘龙御天 当奥特曼出现在现实中,但是: 马氏仙族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沈少,再扒底裤都要没了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 春城风云【孙世贤】 这个异界烟酒缭绕 空间之山村悠闲 女婿会法术,岳母扛不住 抗战:我用军火堆死你 小海豹模拟成始祖龙鲲,很合理吧 柯南:开局住进毛利侦探事务所 谍战之王:这个卧底有危险提示 江湖噩梦,鬼影血月刀 官路浮沉 今生今世,为卿狂 魂穿系统很废物,老祖只好苟洞府 柯南:开局与贝姐合作扬名立万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挂机百万年,儿子已成传说 建立修仙家族,从坊市开始 快穿:逍遥路人甲 乡村山野小神医 穿越六零:我有一个万能农场 开局欺诈师,扮演神明的我成真了 官场:从市委办开始主政一方 一醒来,老婆孩子热炕头 重回六零抢个婚,闪嫁军官赢麻了 造孽啊,曹贼竟是我自己 综影视:卷王她又开卷了 海洋:赶海是要运气的,刚好我有 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 家族修仙:真龙仙树 恶婆婆不洗白,只虐渣儿女 再回首我心依旧 欢喜功 豪门枭士 说好只做师徒,复仇完就后悔了? 重生八零:我在商界当大佬 秦凤药传奇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拜托妹子们别来沾边 废土:新纪元 月刀影下红惊波 负债百万后,我在年代开工厂 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