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时机成熟,自请出京(1 / 2)
晚些时候,宋玉枝召开了一场家庭会议,商量离京的相关事宜。
跟她先前预测的结果大差不差,赵大娘第一个响应。
“这京城忒没意思,日日都闷在宅子里,我这一身力气都没处使,再荒废下去,我怕是真的要成废人了。”
葵儿也是一样。
小丫头见识过京城的繁华后,心里最记挂的还是家乡和远在家乡的亲人。
老医仙和辛夷也没意见。
师徒二人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对京城这样随便一块招牌砸下去、都能砸到常人惹不起的达官贵人的地界,已然生出了厌倦。
只是同宋家人相处的舒坦,这才没生出离开的心思。
宋家要搬迁,他们自然也没有留在京城的必要。
周氏和宋知远同样没有异议,只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宋彦。
宋彦脸上已经不见颓色,只笑道:“你们不用瞧我,我已经跟枝枝说了,你们娘仨想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宋知远挤眉弄眼地挨过去,“打小,爹就告诉我,男子汉大丈夫要心怀大志。离了这京城,爹可就不是清贵翰林了。至多……至多只能给我当个副手账房。”
宋彦好笑地瞪他,“我离了京就算做不得官,也能当个教书匠,怎么就要给你这乳臭小儿当副手了?难道你觉得我的算术还不如你?”
宋知远理所当然道:“我还不怎么会算术的时候,就掰着手指,帮着姐姐理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自然是正手,爹就算算术强过我,到底是后来的,自然只能排在我后头啦!”
合着这猴小子是还在拿他前头的缺席说事,编排他是“后来者”呢!
宋彦后知后觉地气笑了,抬起手佯装要打他,“臭小子揶揄你爹是吧?!”
父子俩闹成一团,惹得其他人也跟着莞尔。
稍后,一家子又商量起如何顺理成章地远离这风波地。
沈遇压低声音道:“陛下是聪明人,是不容人质疑他决定的聪明人,我觉得不宜兜圈。不妨开门见山,或者托二殿下传话,表明我们想急流勇退。”
宋彦跟建元帝打交道更多,他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他也忧虑道:“这段时间正是风口浪尖,陛下必然会对被软禁的那位做出处置。稍后立储之事也该尘埃落定。咱们不妨先避过这个风口,再从长计议。至于怎么避开……”
宋彦和宋玉枝对视一眼,二人的眼神不约而同地落到了宋玉枝身上。
宋玉枝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领神会道:“你们就拿我当筏子吧,不碍事的。我这胎本就不稳,传出去,旁人也至多议论我骄纵拿乔罢了。我不在乎那些虚名,且马上就要离京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很快就没人记得这种事了。”
她素来不和家里人说假话,说不在意,便是真的不在意。
老医仙反应得慢了一些,但也很快反应了过来,捋着胡子道:“虽说老人常说,这女子身孕前三个月时不宜外宣,不然容易折损孕妇和孩子的福气。但枝枝这胎有我看顾着,现在情况有特殊,你们不用顾忌这些。若她能在我眼皮底下有个好歹,我这医仙不当也罢!”
后头宋彦和沈遇又合计了一番。
于是不出几日,京城顶层圈子里都知道了宋玉枝有孕,且胎像不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