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恐怖的草原鼠南迁(1 / 2)
此时的东胡王认为匈奴在懦弱的冒顿单于带领下,必定走向衰败,于是变得更加的骄横与不可一世。
而冒顿单于则趁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训练将士,趁东胡没有防备之时,亲自率领骑兵突袭了东胡部落,东胡一族猝不及防之下,大败而归,东胡王亦被杀。
随着东胡王的被杀,东胡部落联盟宣告瓦解,其剩余部落大部分成为匈奴人的奴隶,剩余的东胡部落分成三批各自逃亡,形成了后来的鲜卑与乌桓。
鲜卑部落、乌桓部落不但与匈奴有灭族之仇,后来匈奴强大的岁月中,他们即使退守乌桓山与鲜卑山,仍然经常受到匈奴的剥削与压迫。
所以,当光武帝刘秀向乌桓、鲜卑分别抛出橄榄枝,约定联合起来共同攻打匈奴后,鲜卑、乌桓立刻答应,并选择内附汉王朝。
虽然乌桓与鲜卑在今后的岁月中,时而反叛,时而归附,但是也算在北境帮助大汉抵挡了其他游牧民族的南下。
不过到了东汉中期,鲜卑首领其至鞬在位期间,反叛大汉后,鲜卑不再归附。
他之后,鲜卑出现了第一位统一各部联盟的伟大首领檀石槐。
在檀石槐治下,鲜卑不但与大汉彻底断交,亦开始发生多次战争,汉王朝甚至一度处于下风。
好景不长,随着檀石槐的逝世,鲜卑部落联盟再次分裂为西部鲜卑,中部鲜卑,东部鲜卑。
而这三部鲜卑之中,内部也并非一片祥和。
他们内部之间,多个部落互相攻伐也是常有之事。
在自相残杀之下,导致鲜卑的实力越来越弱,逐渐被汉末时的乌桓超越。
随着小冰期的来临,极北之地已经不再适合生存,这也是游牧民族南下寻找出路的一大重要原因。
小冰期的来临,不但北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许多野生动物也开始大面积的南迁。
其中,一种野生动物的南迁,为原本历史中的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种野生动物就是一直栖息于蒙古高原上的草原鼠。
因为气候的变迁,导致这种野生动物也开始随着游牧民族南迁。
在南迁的大潮之下,为大汉的北境不但带来了战争,还带来了令这个时代谈之色变的瘟疫与鼠疫。
原本历史中,因为小冰期的气候影响,汉王朝北方开始频繁出现旱灾与蝗灾。
旱灾与蝗灾的多次爆发,直接致使饥荒肆虐大地。
饥荒导致大量百姓的免疫力直线下降,病毒更容易入侵进汉末百姓的身体内。
而粮食的断绝让百姓们不得不去食用一些原本不可能触碰的“食物”。
野生的草原鼠开始成为灾民们的日常食物,随之而来的就是病毒入体发生的瘟疫以及鼠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