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广岛投降(2 / 2)
由于射程和精准度有限,汉军对广岛城的轰炸,主要集中在城西和城西南方向,就此引发了城西的大火,并在混乱之中迅速蔓延到整座城池。
日本人的房屋多为木结构,简直再适合放火不过,于是广岛城就遭到了建城以来最凶猛的一次大火。
眼看着干挨打却毫无还手之力,自己用的长弓射程远不如汉军的火炮和投石机,一支倭兵嚎叫着冲出城来,想要击毁汉军的远程阵地,却被汉军的弓弩手齐发,大半射死在冲锋的路上。
侥幸冲过箭雨的倭兵们,迎头碰上了出列的汉军骑兵,马踏倭奴的场面再一次上演。
当天夜里,就有数名贵族和将领主动开城门投降,平忠盛、平清盛父子则领着天皇的禁卫军和自己的私兵落荒而逃。
日本人的民族劣根性、或者说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倭人贵族和将领们主动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刘锜便接受了他们的投降,这群倭人就在城外苦捱了一整夜。
没有一个人逃走,看到汉军的红袄出现时,不管是军官、武士还是足轻,都心服口服地跪地行礼,不敢直视。
这让以朝鲜兵居多的汉军将士们各个骄傲自豪得紧,刘锜便将投降的倭兵暂时混编,由朝鲜兵带队,入城熄灭火势。
倭兵们很是听话,甚至两个朝鲜兵就能押着十个倭兵干活。这些倭兵远远地看到汉军的火炮后,居然五体投地行大礼,让汉军的炮兵们都感到莫名其妙。
在手下汇报了倭人是如何听话后,刘锜稍稍放下了些戒备之心,便令火头军埋锅造饭。
华夏由于地大物博,前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因地域而产生的饮食差异。到了本朝,大致而言,以淮河为界,河北百姓多以小麦、小米为主食,而河南则以大米为主食。
由于前宋时期的战事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所以前宋军队的军粮就以麦面为主,多携带胡饼,也就是胡麻饼、芝麻饼,类似于锅盔和馕。
本朝的军粮也以胡饼为主,还有一种应急干粮,包括炒米、炒面,掺杂了红枣、核桃仁、杏干等诸多坚果,配着凉开水就能凑合一顿。
此次朝廷东征日本,由于义勇水师加入,而义勇水师的粮草是由民间商船队伍负责的,东征军的军粮就多了起来,江南和岭南的大米就运来不少。
故而火头军做的饭,就分为两种,煮熟的米饭,以及抽调而来的山东兵们习惯的煎饼。
菜则是腌菜、咸菜,也有少量的豆芽菜,肉食主要是少量从漠南调集而来的硬羊肉干以及海鱼。
在九州岛后加入的民间队伍,就有不少人专门沿海打鱼腌制了送往军中,故而鱼肉是最不缺的。
看到汉军的伙食居然提供米饭和腌鱼肉,还能分到一小条羊肉,咸菜还管够,这让投降的倭人士兵激动坏了,要知道日本这个时期农业水平一般,物产不足,所以就是贵族们都提倡节食的。
分批吃饭的倭人们端着木餐盘,不少人吃着吃着竟然哭了起来,早知道汉军的伙食这么好,我们早投降不就早享受了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