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对留学生政策开刀(1 / 2)
“真是岂有此理!”徐雨萌也忍不住说道。
本来按照徐雨萌的设想,这一次中南省的教育改革主要触及的是12年的义务教育问题、高校的收费问题、民办学校转公办学校问题以及教育系统的腐败问题等四大方向,对留学生方面的问题暂时搁置,作为下一步的教育改革方向。
徐雨蒙也是从大学走过来的。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留学生制度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
从超国民待遇方面来看,部分高校给予留学生过高的优待。为留学生提供远超国内学生标准的住宿条件,不仅房间宽敞舒适,配套设施也更为齐全,而国内学生却往往在拥挤的宿舍中生活。在奖学金设置上,一些留学生获得的奖学金金额过高、申请门槛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国内优秀学生想要获得奖学金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竞争极为激烈。这种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无疑伤害了国内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
再看留学生对我国的认同感问题。部分留学生来华目的并非单纯求学,一些人只是将留学作为获取短期利益或体验不同生活的途径,并未真正深入了解和认同华夏文化、价值观。他们在国内学习期间,与国内学生交流甚少,形成相对独立的小团体,缺乏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难以真正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
这些现象导致国内学生怨言颇多。国内学生在自身教育资源分配不足的情况下,看到留学生享受诸多优厚待遇,却未能真正发挥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自然会心生不满。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国内学生对教育公平性的信任,也不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甚至可能影响到公众对留学生制度的整体评价,削弱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础。
所以,对留学生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迫在眉睫。
这一次三个留学生竟然沦为间谍,徐雨萌觉得留学生问题也迫在眉睫了。
正好借这次教育改革,对留学生制度做一次尝试。
如何让留学生在保障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同时,又注重公平性与实效性,让留学生制度真正服务于教育发展与文化交流?
徐雨萌觉得很有必要和教育厅厅长做一个深度的交流。
教育厅厅长何安平徐艺萌曾经同他打过几次交道,一次是陪同自己去溪口市调研考察,还有几次就是在教育改革的座谈会上,再就是自己在担任省长的时候,他曾经向自己汇报过两次工作,她对何安平并没有很深入了解,总体感觉这位厅长中规中矩、普普通通,说不上不称职,但工作上也没有多出彩。
像何安平这样中规中矩、普普通通的干部,在体制内并不少见,可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变革不断的时代,这类干部却很难让她满意。
这类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遵循着以往的经验和惯例开展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缺乏主动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总是瞻前顾后,生怕犯一丁点错误。就拿这次教育改革来说,本是大刀阔斧推动教育事业进步的好时机,可他们却难以提出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想法与举措,无法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动力的缺失,也让他们在岗位上渐渐沦为机械执行任务的机器。他们对工作没有热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很少主动去思考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他们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本该大有可为的岗位上碌碌无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