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火烧粮仓(2 / 2)
辛稼轩走进钞关御史衙门以后,没有着急立即替换衙门里的兵丁和仆役,叫来了几名县衙和府衙的官员。
这些官员全都是辛氏一族的族人,还有就是受到过漕运御史提携的门生故吏。
辛稼轩看着一脸糊涂的官员们,直接说出了叫他们过来的意思:“我这一趟过来是为了巡视钞关的粮仓,需要把钞关御史衙门的官员替换成自己人,你们如果想要来钞关御史衙门做官,便留在这里。”
官员们不是傻子,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听出来辛稼轩这句话里的意思了。
朝廷每年都会派遣巡仓御史前往漕运河道沿线的钞关,查看粮仓里的粮食,防止有人倒卖了粮食。
今年提前了足足几个月的时间,恐怕来者不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查看粮仓的粮食了。
官员们在地方上做官,不清楚京城里的情况,更不会得知陕王的图谋。BIqupai.
不过,官员们心里也清楚,恐怕二王八司马之一的辛稼轩前往小汴京,涉及到了新党和旧党的党争。
这个时候,就轮到官员们做出选择了,是否愿意跟着辛稼轩搏一把。
最后的结果,果然就像赵庆所预料的一样,留下的官员基本都是辛稼轩的族人。
曾经受到漕运御史恩惠的门生故吏,只有一人留了下来,其他官员找了个借口回去了。
当初的恩惠是不小,还不至于让这些官员葬送自己的前程。
旧党官员的权势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新党官员当年翻不出大浪,已经被打压了一回,这一回更折腾不出什么水花了。
辛稼轩看到留在衙门里的官员,做出了一些安排,把衙门里的重要官职全都换成了自己人。
等到所有的官员都离开以后,辛稼轩感慨着说了一句:“还真的让先生猜对了,能够留在衙门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族人。”
唯一留下来的那名门生故吏,还是因为是同乡,有着乡党的情谊。
赵庆看到今天的情况,所有的官员的去留都预料到了,唯一的例外就是那名门生故吏。
在赵庆的推断里,不会有一名门生故吏留下来。
结果门生故吏还真的留下了一人,不过他是来自于小汴京的乡党。
赵庆在这个时候明白了,官员为什么在官场上喜欢提拔乡党了,原因就摆在了面前。
赵庆说道:“只是料中了这一件事,算不得什么本事,学生还想说一件事,东翁应该早做安排。”
辛稼轩坐直了身子,摆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态,想要知道赵庆接下来的出谋划策。
赵庆说道:“最多三天的时间,小汴京的官仓就会失火了。”
辛稼轩拍了一下红木半月桌,站起来说道:“他们敢!”
火烧粮仓,本来就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何况还是烧了钞关的粮仓,里面存放着每年需要运到京城里的漕粮。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