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九章 传檄(二合一)(1 / 2)
次日上午,朝阳初升之时,桓玄于马家集大营北侧江堤码头上举行了进攻前的誓师大会。并发布讨伐司马道子的战斗檄文。
整个江边码头上,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江面之上,数百艘战船云集,船帆遮天蔽日,遮蔽了江水。
号角声中,桓玄全副武装登上江堤高台,向着全体将士荆州将士发出了动员。
“诸位将士,我荆州大军今日聚集于此,所为何来?我等远离家乡,背妻离儿来此,所为何事?过去数年,西北战乱不休,先有殷仲堪杨佺期之乱,后有司马道子数度伐我,何者?不仅我荆州,整个大晋都混乱不堪,不独我荆江梁益之地如此,王恭起兵,三吴大乱,天下如沸水,百姓都在其中煎熬,民不聊生。发生这些事的根源在何处?那便是因为大晋逆贼司马道子。不是我们不想过安定的生活,不是我桓玄好战,不是我们不想让和家人团聚,而是司马道子不让我们安宁。奸贼司马道子,便是罪魁祸首,便是大晋天下大乱的根源。自此贼掌权之后,天下纷乱不休,战乱四起。短短不到五六年的时间,他便将我大晋带入了深渊火海之中。此贼之恶,罄竹难书。”
“诸位想想,当年我父大司马桓温在朝,天下安定,外敌莫敢犯我。大晋何等的强大。即便在我父去世之后,余威尚在,朝中也有王谢诸公主持,败秦军于淝水,尚可维持。然司马道子弄权,朝中忠良尽墨,朝政混乱不堪,民乱蜂起。何人之罪也?一目了然。”
“诸位将士,国之将亡,民之将死,北方胡虏虎视,我荆州儿郎岂能坐视。当年大司马率十万荆州儿郎出江陵,数十年间,平定西北,横扫江东,兵锋直指中原,何等慷慨激烈,我等岂能不效先人之威,救万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此乃我荆州子弟之责,也是我桓玄之责也。诸位随我前往,必可建立不世之功勋,青史留名,光耀宗祖,博得万民之爱戴。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不成就一番伟业,否则垂老之时,必悔之莫及。为了我们的妻儿父母,为了江荆徐益百姓,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晋社稷,我等责无旁贷!”
桓玄一番慷慨激昂之言,点燃了这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十几万荆州水陆兵马将士们的情绪开始被调动,他们身上的血开始加速,神情开始振奋,面容开始狰狞。
“责无旁贷,责无旁贷!”
“杀奸贼,扶社稷!”
“……”
将士们开始叫嚷了起来。
桓玄满意的点头,他知道时候已到,是时候发表讨逆檄文了。
将士们的叫嚷声稍微平息了一些之后,桓玄展开了金色的卷轴,发布了对司马道子的讨伐檄文。
“大晋臣民共鉴:玄承天命,秉忠烈之志,执霜刃而指建康。今昭告四海,声司马道子十罪,正乾坤于将倾,扶社稷于既危!”
“其罪一,弑君。先帝英年骤崩之事,疑窦重重。其时天下议论纷纷,皆疑道子所为。今我握确凿之证,先帝乃道子下鸩毒所害。此弑君弑兄之举,逆天悖伦,人神共愤。此禽兽之行可恕,何罪不可恕?”
“其罪二,僭越。司马道子以宗室之身,挟幼主而窃神器,牝鸡司晨,豺狼当道,朝堂尽成私邸,玉玺竟作玩物。先帝托孤之重,竟沦佞臣掌中傀儡!令我大晋天地黯淡,日月失辉,岂可纵之?”
“其罪三,乱政。道子掌权之后,任宵小以踞台阁,纵爪牙而噬州县。王国宝王绪庾楷之流,鬻爵如贩薪,纳贿若流水。农桑废弛,仓廪空虚,国之钱粮,民之膏腴,尽入私囊。大晋百年基业,摇摇欲倒,皆因此贼,岂可容之?”
“其罪四,悖礼。司马道子毁太庙以筑酒池,裂冕旒而为舞衣。夜宴通宵达旦,笙歌震裂宫阙,先帝梓宫未寒,逆臣已纵犬马声色!淫乱于宫闱,亵渎于宗庙。大晋庄严之地,腥膻遍地。悖礼乱伦,何所极也!”
“其罪五,虐民。司马道子当政,苛税猛于虎狼,徭役重过泰山。三吴之地十室九空,建康城外白骨蔽野。长干里百姓哀嚎,朱雀航怨声载道。老妪抱枯骨而泣,稚子烹观音土充饥!人间惨剧,莫过于是,岂可无视乎?”
“其罪六,通敌。司马贼子,私输盐铁于北虏,暗输舆图予羌胡。铁骑窥江之秋,竟闭烽燧以媚敌;胡笳震野之时,反开武库而资寇!胡族占我中原之地,其不思收复,反承认他国之实。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晋正统,岂容胡羌僭越?司马道子此举,无异通敌。”
“其罪七,戕贤。道子当政之时,忠良之血浸透台城砖石,义士骸骨垒作广莫门阶!谢安石郁郁而终,谢玄喋血京郊。王恭腰斩于市,血洒长街。忠良之臣莫不遭难,大族子弟,无不蒙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堂上下,莫不受其戕毒之苦,令我大晋忠良尽丧,国祚动摇。”
“其罪八,悖天。冬雷震震夏飞雪,蝗蔽日月星斗斜。灾异频仍不省,反使妖道炼九转丹,妄以人牲祭昊天!人神共愤,不一而足。”
“其罪九,辱祖。武皇帝开国遗训尽付东流,元皇帝渡江伟业毁于一旦。司马氏列祖蒙羞太庙,大晋三百年基业危如累卵!”
“其罪十。叛国:私铸永安伪钱以乱市,暗蓄天命谶纬而谋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叛大晋,死不自赎。道子之恶,神鬼共愤!”
“以上十宗,不及司马道子逆贼作恶之万一。道子之罪,罄竹难书。今玄率雄兵二十万,艨艟千艘,会猎姑塾。乃执梃挞坚甲利刃,仗义伐无道国之逆贼!三军将士当奋勇而进,凡斩逆首者封万户,取建康者赏千金!江南父老,大晋子民,且看分明。澄清玉宇在此旦夕,重开日月正当其时!今表檄文,昭昭天下。檄文所至,若有人执迷从逆,必为齑粉;幡然反正者,定列旌表。皇天后土,实鉴此心;祖宗英灵,共诛国贼!大晋隆安五年二月甲子日,南郡公桓玄泣血拜表,以奏天地,以昭万民!”
洋洋洒洒的一篇檄文虽然不长,但是气势磅礴,辞藻激烈,煽动性极强。列举司马道子的十宗大罪,每一条都是罪大恶极罪无可恕之罪。
檄文出自于卞范之之手,这也是他酝酿已久的雄文。今日桓玄当众宣读,卞范之抚须微笑,心满意足。
全体将士在听了这篇檄文之后,已经热血沸腾。许多人确实有厌战情绪,不知道桓玄将荆州兵马拉到这里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可以在荆州固守,为何要劳师袭远。此刻,桓玄的一番讲话和这篇檄文回答了他们的疑问。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桓玄的真实目的,但是司马道子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荆州兵马前来讨伐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怎容司马道子如此作恶,怎容这等禽兽祸乱大晋。
“攻进京城,宰了司马道子,宰了那狗贼!”
“南郡公放心,我等必勠力进攻,擒获逆贼,还我大晋朗朗乾坤,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
众将士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桓玄吁了口气,满意的点头。他知道,今日的动员和檄文大获成功。将士们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对作战将有极大的帮助。这篇檄文也达到了目的,发布之后,所有人都将看到此檄文,从而激发他们动摇。那些还跟着司马道子的官员和大族,将会考虑自己的出路。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主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军事上的成功,方能更加的促进他们的转变,才能让司马道子众叛亲离,败亡于此。
桓玄开始授旗授官,进行出征。当场宣布,授桓谦水军大都督,大将军之职,率领水军兵马发起进攻。重新任命桓嗣为步骑兵大都督,总领步骑兵发起对姑塾的进攻。另任命提拔多人为大将,授予旌旗。
巳时时分,桓玄亲自擂鼓,水陆大军扬帆开拔,发起对姑塾的进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