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隔岸观火(2 / 2)

加入书签

太阳已经不那么晒了,几人在村里四处乱跑,摘章家老宅的梨子,被陈实家的大鹅追着跑了半里路,又到荷塘边捞虾去了,玩的不亦乐乎。

章俞和爷爷、苏易将房屋修整好,正坐在院子里歇息。

苏易泡了壶菊花茶,清新的香气就顺着壶嘴一阵阵飘了出来,隐隐带着秋天的味道。

“嘶~嘶~”蝉鸣声越来越弱了。

“那天你逗章朗说村长要给八十贯,不知咋的就传遍全村了,越传越真,哈哈”苏易看着章俞,呷了一口茶,接着道,“陈实他娘说,今早上村民都去村长家闹了,还闹得挺凶。”

章朗这孩子,喜怒哀乐全在脸上,有啥事都得第一时间告诉自己那帮小跟班,几个人到处跟人吹牛去,越吹越离谱。

章俞翘着二郎腿,伸了个懒腰。

爷爷笑了笑,道:“嗬,一帮小娃子说的话,越传越真,我都差点信哩。”

章俞道:“这样闹了也好,村长要真是把章家山卖了,只会害了全村。”

苏易点点头,“是啊,平头百姓就靠种地吃饭,若是地没了,就啥都没了”,说着他放下茶杯,起身去拨弄竹筐里的各色草药,接着道:“早晚会变成一辈子都只能受人欺负的佃户”。

次日清晨,苏易背着草药往十里外的草市去,后边跟着懒懒散散的章俞,和一本正经的章朗。一路上,在田里种地的村民纷纷抬起头来看两眼,又低声议论着些什么。

三人走到草市口,只见人头攒动,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辆华贵的轿撵从面前经过,旁边跟着的随从一副狐假虎威的样子,驱赶着看热闹的百姓。

“这是谁啊?”章俞拉了拉苏易的背篓。

苏易身子往后一仰,道:“不认识。咱们这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达官贵人,来的,多半是外地路过的乡绅。哎?村长怎么在那?”。

几个轿夫抬着轿子走得飞快,村长章大春不知什么时候混在几个随从中间,有说有笑的和人聊天。

“管他呢,说不定轿子里这人就是来买地的,他跟着人家巴结讨好去了”,章俞拉着章朗,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旁边的面摊子。

那面摊子旁边挨着馄饨摊子,馄饨摊子又连着包子铺,再往后边是卖芝麻饼、油饼的...两人看来看去,再看看自己口袋里,愣是掏不出一分钱。

苏易看着章俞章朗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把拉着他俩就往前走。

边走两人还边回头,眼睛盯着那冒热气的摊子移不开。

“今天是立秋集市,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草市上买卖东西了,这边是卖吃的,那边是粮食市,那边是牛羊市,还有咱们要去的——药市”,苏易话音刚落,已经带着两人穿过巷子,来到了药市。

草市虽然不大,但还挺热闹的,章俞在山中待了两个月,许久未见这么热闹的场景了。

“立秋?咱们这儿集市还有主题呀”,她问道。街上叫卖的,讨价还价的,聊天还有吵架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章俞的声音几乎被淹没了。

“八十文!”苏易把草药递给主顾,拉着章俞的袖子让他挪一挪。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老汉从旁边走了过去。

“主题?草市的主题多着呢,你不知道吧,听说在梓州府和益州府,一年十二个月,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月月都有不同主题的市集,名为十二月市!”苏易提高嗓门,大声说道。

真有意思,章俞想着,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就和农耕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想到,集市也跟着物候时节分成十二个主题。只可惜章家村离益州府太远,不然左右得亲自前去看看。

苏易卖完草药,又匆匆拉着章俞和章朗回到了街口。

“苏易,我走不动了,歇会嘛”,章俞跟着走了半天,眼看又要从街口回去,想歇会儿再走。

苏易眼睛笑眯眯的,指着那一排卖吃的小摊道:“早就知道你们饿啦,说吧,想吃哪个?我请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