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盖窑与烧炭(2 / 2)

加入书签

先挖了个一米直径深30公分左右的浅坑,围着圆隔30公分左右插上一根一米五左右的木棍,稍稍向内倾斜。然后在崖壁找了些石头,又找了一些干草混合泥巴开始糊石头,留了一段没放石头,俯瞰像是一个c字型,像砌墙一样码到大概20多公分的时候往那段留空的位置搭了几根小木棍,中间用粗的木棍搭成一个架空层,然后非常仔细地给木棍糊上泥巴。等泥巴稍微干燥后又往上一圈一圈糊了大概50公分左右。因为这个窑只打算做个一次性的,后面想办法晒一些土砖再搞半永久的。所以暂时盖到这里,等陶胚干燥好后放进窑里再往上砌高做烟囱。

这会儿已经中午时分了,草草吃了点东西躺在床上休息片刻鲁斌开始了撸木大业。拎起斧头像个冲进了树林里,尽量选择一些大腿粗细的树砍伐,半个小时左右一棵,因为还不熟练所以带上了锯子,先朝一个方向砍出缺口,再用锯子反方向锯成v型,这样树倒的方向可以控制,而且相对安全。

……

接下来三天时间都在伐木中度过,在第二天的时候,炭窑冷却,鲁斌得到了大概两百多斤的木炭,用大麻袋一袋一袋装好放进山洞里。

第四天一早,查看了一下陶胚,这会儿已经完全阴干。于是准备开始烧陶,先小心翼翼把所有的陶胚放在盖到一半的土窑里,然后把推倒的炭窑硬化的泥土放进坑里敲碎继续加水,和成泥。一圈圈的往上加高直到上方烟囱口大概20公分左右停下。等到傍晚,窑炉已经基本晒干后,鲁斌拿出木炭从窑的下方窑口填满。点燃之后,中间又加了几次炭,直到半夜加了最后一次炭,用泥巴把窑口封小了点,心怀忐忑地去睡觉了。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了,虽然挺有把握的但是还是好紧张啊……嗯,我现在还有一大卷铅皮,小河边看到了有石英岩,如果有办法把它们磨成粉按3:1的比例混合做成铅釉的话,再烧点砖搭个窑我应该能烧一些低温釉瓷器……炭的中层炉温能达到1000度,铁的熔点1500多度,没有耐火砖就算了。。练点铜应该问题不大。。呃,我还有几块锡锭(没瞎掰,原著中有从船上收集锡锭的描述)和铜皮,青铜熔点才800多度,做百分之25的铜锡合金青铜应该可行。。”

躺在床上,想着想着鲁斌梦里笑出了猪叫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